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确定今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时明确提出,“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推出新的举措。”这意味着今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有更大动作。
回首2012年央行两次不对称降息,人们发现,在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宽后,各银行的反应各不相同。其中,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小型银行,将各档次存款利率全部上浮到顶;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型股份制银行,有选择性地将部分档次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则没有一浮到顶,稳定了利率盘面。从各银行执行利率政策后的效果看,执行“一浮到顶”政策的农商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储蓄存款市场取得了较大竞争优势,存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随之而来的经营效益增幅放缓问题也比较突出。以我国东部某省农商行为例,一季度全行业利息收入增幅为3.6%,而利息支出增幅为16.7%,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281万元,为历年来首次发生。利率浮动引发的资金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趋势已开始显现。
“没有资金时想资金,资金成本上升后想如何提高收益”是目前大多数农商行面临的“两难”处境。农商行脱胎于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经营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存贷利差获取盈利,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存差资金运用渠道不广。大多数农商行的存差资金,主要运用于信贷投放、债券投资、存放同业、票据贴现等方面。理论上,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都不会让大量资金闲置在银行内部,而要让它处于流动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存差资金的运用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后,推动商业银行特别是农商行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的内生驱动力量,也将是推动农商行进行经营转型的催化剂。
两次不对称降息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已被极大地压缩,央行基准利率不再对银行盈利有任何实质性保护作用。各银行的经营行为、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已发生变化,表现为:客户选择权更多,银行自主权也更多,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银行的资金价格、服务、产品、创新、管理能力以及渠道、信誉等成了主要竞争内容。对比大的商业银行,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小型银行,在人才、经验和技术等方面还比较缺乏,在存款争夺上还是以高成本吸收存款为主要竞争手段,面临着较大的利润压力。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有效整合外部客户资源和内部管理资源,在保持灵活高效等传统优势基础上,全面改造和提升经营管理与服务能力,实现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是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农商行面临的首要课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农商行大可在“小而活”的经营体制上加强经营自主权,充分考虑经营成本、目标收益、客户风险、同业竞争等因素,灵活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以差异化定位、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议价能力;也可发挥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加强与大型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的合作,搭建综合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交易类、代理、支付结算、基金托管、咨询服务等中间业务,适应居民资产配置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以增加客户黏性。
当然,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管理层也应充分考虑“先天不足”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的承受力,给予其一定时间的政策保护期以及更多业务先行先试的机会,不断拓宽其收入来源,促进其提高利率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帮助其顺利完成经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