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教委、市文物局联合启动北京市中小学“博物馆之春”活动,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据悉,北京将以此活动推动社会大课堂常态化。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天举行的启动仪式上表示,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遍布各区县的博物馆资源,是开展学生教育生动的课堂。学生们不仅5月份走进博物馆,且要把走进博物馆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式和休闲方式,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各博物馆公布了5月份推出的特色活动,像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活动、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小小布艺扎染活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钟铃文化进校园”系列巡展、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大成礼乐”展演、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商周玉器珍品展、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活动等。
据悉,北京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项目,市级资源单位已达545家,包括故宫、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考虑到参观博物馆需要支出门票、学习耗材、往返交通费等费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从2012年起,北京市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的专项经费,城区按照每年生均150元给予补助,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区;郊区县按照每年生均200元给予补助,涉及房山等10个郊区县和燕山地区,保证全市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两次进博物馆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