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正文
  • 警惕非器质性室性早搏的过度治疗

  • 时间:2013-03-20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有些人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或者饮酒之后,会感到明显的心悸、胸闷或者气短,于是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要求治疗或吃药。可经检查又没有心脏器质性病变。遇此情况怎么办?日前在京发布的《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可能有助于消除您的顾虑。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朱俊教授介绍,上述症状属于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部分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也有一部分比较敏感的人会出现心跳加速、胸闷等症状,但多数是一过性的。“这种心律失常的预后是好的,不像那些合并有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会危及生命。”

      “对于该病,一般不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纠正。”朱俊表示,一些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患者过度紧张,大量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利多卡因,根本起不到作用。因为利多卡因药效很短,停药之后,可能早搏又出现了。而且,过度治疗可能带来副作用。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表示,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大都由压力大、紧张、焦虑等因素引起,建议去看“双心门诊”。

    •   据悉,心律失常多发于各种心血管疾病,任何年龄、任何场合和临床各科室都可能出现。发病可急可慢,病情可轻可重,严重者可致猝死。此次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心律学会等联合编写的《共识》,填补了我国心律失常临床治疗领域的指南空白。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