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兽面纹斝——古典而神秘的商代佳器
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古代人就开始大量酿制黄酒。有酒则必须有盛酒的器具,商周时代青铜器工艺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已经出土的各类新奇美观、实用价值高的商代青铜酒器,让我们大开眼界。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凝重与古典商代酒器——兽面纹斝。该器物铸造于商代,高31.1厘米,口径18.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2012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其中一枚一公斤重的银币图案就是商代兽面纹斝。
斝是中国古代用于温酒的小型容酒器,行礼时所用,或兼作温酒器。《诗经•大雅•行苇》中有“或献或酢,洗爵奠斝”的记录。斝最早出现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据史料记载,商汤王大败夏桀之后,将斝定位御用的酒杯,诸侯只能用角,斝成为皇宫贵族地位的象征。
这枚一公斤重银币背面上,兽面纹斝凝重与古典的形象映入眼帘。首先吸引人注意的是杯口上有两个像古代亭子的立柱,又像是长出来的一对小蘑菇,样子显得非常小巧和可爱,与整个杯子凝重古典的气息相映成趣。这对小立柱的顶端饰有火纹(旧称涡纹),在古代是太阳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中间略突起,周边有旋转的弧线环绕。学界上对斝上的这对小立柱有何作用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用来固定盖子的,在过滤酒渣或向外倒温好的酒时,盖子不易脱落,既卫生、方便,同时还可以起到装饰的妙用。另外也有人认为,这对小立柱没有实用价值,只是做装饰用途的。
杯颈和杯子腹部,均装饰有古代兽面纹,这是商代青铜器典型的纹饰。颈部的兽面纹环绕杯子一圈,像是一条美丽的小围巾。而腹部的兽面纹则以三条杯足为中心,两个圆突突的眼睛分在杯足中间线的两边,双角外卷,躯体向两侧展开。三条杯足与腹部相连,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但增加了斝的盛酒量,同时也增加了在温酒时的受热面积。与同时代的青铜器相比,兽面纹斝的三足显得非常饱满而稳重。
设计师采用用镜面底面,图案多层次喷砂,文字、面额喷砂等现代工艺,将兽面纹斝凝重古典的味道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在币面上。同时以兽面纹作为背景,刊有“商•兽面纹斝”字样,与主题相呼应。将兽面纹斝古典神韵表现出来,同时也给收藏者带来了一份神秘感。供稿:北京银协集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