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非京籍家长收到北京市教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其中明确回复,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年底前出台。此前,全国已经有13个省份承诺将在年底前公布方案。 国务院曾要求各地年底前拿出“异地高考”具体政策,如今距离截止时间仅一个多月,先行推出政策的省份多为人口流出大省或考试大省,推行“异地高考”政策压力较轻,设定的门槛均较低,而流入大省如北京、上海等地均表示年底出台,这些省份的实施细则公众更期待。 异地高考新政盘点 特点:2013年立即执行代表:黑龙江、江苏、安徽 黑龙江对学生设低门槛 11月,各省份陆续进入了2013年高考报名阶段,明年随迁子女是否能就地高考,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月初,黑龙江省成为首个明确2013年异地高考具体条件的省份,比之前明确2014年实行“异地高考”的山东省和福建省更提早了一步。 对照不久前教育部针对“异地高考”三个方面“准入条件”(家长、学生、城市条件),此次黑龙江公布的条件简化了许多。如“家长条件”仅限于“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两项,并没有包含“交了各种保险”的社保条件,而对“学生条件”也仅要求了“连续就读3年以上”。至于“城市条件”则完全没有涉及。 黑龙江设立的“门槛”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宽松的尺度。有学者表示:“这种要求使现实中出现高考移民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此外,江苏省和安徽省也相继表示2013年执行异地高考政策。 特点:2014年缓冲执行代表:山东、福建 考试大省生源快速下降 今年2月29日,山东开全国之先河,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允许外地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按照山东省规划,异地高考在2014年起正式执行。山东省破冰之举立刻成了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异地高考”的话题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上最热话题之一。 山东省出台了《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稳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考生多、资源少、录取分数高,这是山东省高考的一大特点,但另一方面近几年山东省生源快速下降,2010年起,实际平均录取比例就超过80%,2011年更超过了85%。据山东省教委预测,2013年到2014年,山东高考生源将从最高峰的80万人下降至40万人。 除了山东,福建也明确将实施时间定在了2014年。 特点:人口输出大省代表:安徽、湖北、江西 通过录取办法留住生源 安徽省属于人口输出大省,一旦全国放开异地高考的户籍限制,安徽省可能变成生源输出大省,外省不会有大批学生涌入安徽。“如果从总体来看,可能政策放开后,安徽学生出去的比进来的还要多,这样其实是缓解了安徽的高招压力。”合肥市考试院负责人陆昌云说。 同样,湖北也是人口输出大省,将受异地高考政策影响较小。湖北省相关部门已对随迁子女的分布情况、受教育情况、家庭居住情况以及父母从业、纳税、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底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源承载能力,特别是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有条件地接纳随迁子女在鄂参加升学考试。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沈华锦处长透露,江西异地高考方案将按要求于12月底前出台,但何时实施尚无法预测。值得注意的是,江西虽然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报考政策,但是却率先明确了录取办法。异地高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异地高考、就地录取”,一种是“异地借考,折算分数回乡录取”。江西省已基本确定实行“异地高考、就地录取”的方式,即外省随迁子女在江西省参加高考后直接参加江西省高招录取。 特点:人口输入大省代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 解决与城市承载力矛盾 和人口输出大省的“无压力”状态相比,输入大省在制定政策时慎之又慎,因为北京、上海这些人口输入大省(市)同时也是“高考洼地”,比其他省市享受更高的高考录取率,所以异地高考放开后,如何防止“高考移民”,防止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以及维护本地户籍考生的利益,都成为了让相关部门亟待考虑的问题。目前,这些人口输入大省尚未出台过明确的政策,但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相继表态年底前推出政策。 上海方案将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外来务工者在沪的职业情况与其随迁子女的就读年限;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东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暂时不方便透露内容;北京也提出年底前出台方案;天津也提出,凡在津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依法纳税、上缴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且随迁子女在津就学达一定年限,可在天津异地参加升学考试,具体方案在年底前出台。 观点 各省招生计划分配考虑各地异地高考政策因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振国认为,目前已经有13个省份公开积极表态要推出“异地高考”政策,并提出了一些方向。这表明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国务院文件,“各地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都是认真调研、审慎要求,所以也相信各地的政策是科学,有可行性的。” 虽然至今还有一大半的省份没有就政策的出台明确表态,袁振国明确指出国务院的文件是有约束性的,即使是压力较大的人口输入大省份也需要在年底前给出明确说法。“从目前各个省份的反应来看,形势是积极乐观的,即使是北京、上海也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工作。” 实行“异地高考”政策后,各个省份的生源人数将发生变化,家长和考生最关注这会不会影响上理想高校的难度,各大高校在分配各省生源时是不是会相应作出调整。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表示,高校也正在密切关注各省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特别是会对生源人数带来较大影响的输入大省政策。在分配各省招生计划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这项政策带来的影响。他表示,这种招生计划的调整并不是和生源人数增加呈“一刀切”的完全正相关。大学招生要同时关注机会公平和选材质量两方面因素。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各地考试院一起进行具体研究,安排好招生计划。 对话望低门槛方案在90%地区推广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以快递的方式向国务院提交了“异地高考”建议方案,这份由30名专家学者联名签署的方案提出随迁子女应有三年或以上就学年限,并将此年限作为认定异地高考资格的主要条件,而并不应该在社保年限等问题上设置高门槛。而黑龙江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与他的建议不谋而合,记者就此采访了建议书起草人张千帆。 记者:黑龙江率先公布异地高考实施方案,对于这份方案您如何评价? 张千帆:很好,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方案。首先,这份方案是在2013年落实,落实的时间很及时。方案内容再好,如果延时,就会有很多随迁子女高考受到影响。 记者:黑龙江的这份方案是否有推广意义? 张千帆:目前已表态的黑龙江、山东,包括江苏等沿海省份,我认为没有理由对门槛提出苛刻要求。这些省份的矛盾其实并没有那么激烈,没有理由不尽早实施“异地高考”政策,所以黑龙江的方案可以在除了北上广这几个矛盾集中地区外的其他90%的地区推广。 对于京沪等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考虑增加一年与义务教育的衔接。 记者:目前出台方案的大多是实行政策压力较小的地区,它们政策的出台,对于京沪等地区的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千帆:大多数省份纷纷推出政策,会促进北上广尽快推出政策,它们没有理由不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目前在压力较大地区,出现了一些本地居民和外地户籍居民因为异地高考问题带来的矛盾,这种矛盾该怎样去化解? 张千帆:这种矛盾是意料中的,本地户籍的家长认为政策的实施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其实这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家政策已经明确会增加人口输入大省的招生计划,只要录取比例不变,就不会影响到本地生源利益。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政策给本地利益的影响,科学协调。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周逸梅 作者:周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