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 质检总局14个月来共检出270吨“问题”洋奶粉

  • 时间:2012-10-1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公布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记者统计了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34批次中,超过一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不合格洋奶粉中,除了亨氏、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澳大利亚的个别品牌外,其余均不出名。

    澳、新产问题奶粉最多

      据统计,在通报公布的不合格进口奶粉批次中,26批次为婴幼儿奶粉,占总批次的76.47%。

      统计发现,34批次不合格奶粉分别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20家制造商。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多,接近所有批次的六成,分别有10批次。

      广州安世乳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一款速溶全脂奶粉,分别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在今年年初被质监部门两次退货。

      据了解,已公布的不合格批次进口奶粉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奶粉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澳、新奶粉占市场超70%

      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不合格进口奶粉中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占比较大,这和这两个国家的进口奶类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是相对应的。

      据介绍,在我国奶类产品市场上,进口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在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上,两国奶粉的占有率也比较高。

    大多问题奶粉公司不知名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这些问题洋奶粉中,除了知名的亨氏和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外,其余品牌的背景并不显赫,其中大多公司并不知名。

      对于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品牌,王丁棉表示,贝拉米、巴兰坦等品牌在当地不是著名的品牌。

    洋奶粉也贴牌 专供中国

      “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太乱了,上百个品牌。” 陈连芳表示,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也就只有几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而在我国包括网购在内,洋品牌的数量就有上百个。“这在国外简直不可思议。”

      资料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占有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其中销售五强(多美滋、伊利、美赞臣、贝因美和惠氏)中,洋品牌占了三席。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20多个。“据了解,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