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财经资讯>> 国内要闻>> 正文
  • 重庆市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 时间:2012-08-07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2011年7月,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首次将微型企业从原来的小型企业中分离出来。而早在2010年9月6日,重庆市首批微型企业就已诞生,这批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批以“微型企业”界定的市场主体类型。重庆市政府针对包括三峡移民等的九类群体,创造性的提出了“1+3+3”政策。所谓“1+3+3”,即创业者“自己出一点”加上“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再加上搭建“微型企业培训平台,龙头企业对接平台、微企创业孵化平台”(简称“三个平台”)等系列帮扶措施。

    重庆市工商局小微企业处处长聂刚介绍,目前小微企业发展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四方面,即融资难,落地难,缺乏办公场地,以及准入门槛高。重庆市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中,针对融资难和落地难的问题,重庆市政府规定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贷款基准利率,并由政府对金融机构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小微企业的申请者,提供3-5万元的无偿补助,金额占到了创业者初始投资资金的30%以上;在场地方面,重庆市政府建立了微企创业孵化平台,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用品以及法律咨询等。在准入门槛方面,重庆市工商局减免了注册费等各项费用,并简化了审批程序。

    记者在实地调查重庆市江北区微企登记注册窗口时,发现办理大厅设有专门的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在核准微型企业名称的过程中,对符合名称条件的微型企业一律当场核发,且在微型企业的政策咨询、资料发放、受理审核、发招归档等流程均由一个窗口集中受理,避免了申请人往返来回的麻烦。在审批速度方面,记者通过调查得知,重庆市江北局为避免针对申请人由于文化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的各种拖延情况,决定将微型企业也纳入并联审批登记,两日内即可领取。

    记者进一步深入到地方,采访了重庆市梁平县的一名普通创业者谭天胜。谭天胜是一名之前在东部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在返回打工地的火车站广场上,被重庆市工商局宣传站的宣传内容吸引,上前咨询了重庆市针对小微企业创业者的优惠政策,进而果断的决定留在县里进行自主创业。谭天胜介绍,当时自己的注册资金为十万元,重庆市政府无偿补助了其中的3.7万元。谭天胜就开始创办天胜电子元件加工厂。“创业初期,工厂加上我自己,只有两名员工,而且每个月微薄的利润全部都交了电费,后来,工商局了解之后每月决定补助我电费一万元,让我渡过了难关,”谭天胜说道“现在我的年销售收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达到了220万元,员工200人,月纳税8万元,为了感谢政府,上个月我还给我们村的小学捐了几万元的书籍。”

    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在谈到重庆市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时指出,微型企业实际上就是一种草根经济,重庆市在发展小微企业之初,由于全国并无任何发展经验,只好借鉴国外经验摸索前进,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重庆市政府预计将继续投入20亿用于小微企业的发展,争取在2015年达到15万户。“发展微型企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以创业带动就业”黄波指出,“提高就业率,就能增加经济总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并激发民间活力和全民的创业热情。”

    在谈到目前发展小微企业面对的困难和不足时,黄波指出,目前微型企业还是面对订单少、金融机构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目前一些银行的态度还是不够积极,银行内部也需要制定一些帮扶政策来支持微型企业的发展。同时,国家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并且需要针对大型企业与微型企业的对接,制定一些帮扶政策。还有就是推进《微型企业促进法》的发布”,黄波指出。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