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铸辉煌 继往开来谱新篇
--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十年发展纪实
记者:曹敬伸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2002年7月25日,对于商丘人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市文化路中段的城信大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商丘市委、市政府为从根本上改变“东跑西跑重复跑,你批我批多头批”的状况,通过反复深入调查研究而做出了重要决策,目的是将审批频次高、涉及面广的市职能部门行政审批事项,集中进驻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成立之初,当时的办事大厅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2009年12月29日,市行政服务中心迁入南京路东段新址,大厅面积增至8000多平方米,新增窗口100多个,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精神,围绕便民利民,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目前,有43个市直职能部门在中心设立了160多个服务窗口,集中受理234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19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0年来,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许可)事项530余万件,按时办结率99.96%。
十年间,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发扬团队精神,把服务当天职,为优化我市发展环境,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心及窗口单位共收到来自各方面赠送的锦旗300多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河南中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智永由衷地说:“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为企业搭建了方便快捷的办事平台,以前,办件事情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跑,今天往东明天往西,有时还门难进、脸难看,自从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到服务大厅就能办理工商、税务、企业代码、环保评估等所有业务,真的很省事、省心。”
市行政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就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原省委副书记李清林,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叶青纯,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及其他省领导,市委书记陶明伦,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学友,市委副书记周树群,市人大主任高献涛、市政协主席吴宏蔚,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建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曾昭宝,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马刚等市四大家领导均曾多次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视察、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对中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十年磨一剑,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十年来,商丘城镇化水平迅速壮大,城市品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大跨越,为商丘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卓尔不凡的贡献。
市纪委常委、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曹月坤说:“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中心实行“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由过去办事多跑几趟腿、多跑几个部门的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机关和公务人员执法理念的转变和服务观念的形成,真正实现了执政为民、服务于民。”
推进“两转两提”,切实便民利民
2002年中心共设立726项行政审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现保留了424项,精减了302项。同时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间的基础上缩短40%,力求达到“五个最”,即事项最精、程序最简、条件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中心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坚持应进必进原则,协调包括交通运管全部业务、住房公积金业务受理、车辆购置税收缴、房地产交易,梁园区、睢阳区工商、质检等事项进驻中心办理业务。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吸纳保险、电信、移动、石油、银行等社会化服务项目进入中心大厅办理业务,多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
中心启动电子监察和电子审批系统,发挥部门集合优势,运用“制度加科技”手段,有效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
坚持政务公开,推行阳光审批
中心利用室内外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告知单、公示栏、宣传版面公开;积极与宣传部门结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 突出政务公开内容,各窗口单位将有关的行政许可名称、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收费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利用电子屏和彩页进行公示。将工作人员编号、照片,星级窗口评选结果向社会公示。将窗口工作人员联系电话、监督电话、投诉电话制作成卡片向社会公开。
创新政务公开方法。编印《服务指南》、《法律法规汇编》,《中心办事须知》。在服务窗口悬挂告知牌,统一印制“窗口业务流程告知单”,向群众公开。
推行服务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公开意味着承诺,中心窗口各单位根据工作特点,制定了服务承诺具体内容,制作服务承诺牌,签订《服务承诺责任书》,并将所有承诺事项印制成册,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充分发挥特邀监督员的监督作用,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中心在一楼大厅设置群众意见箱,在各窗口服务台摆放便民服务监督卡,对外公布咨询电话、监督电话、投诉电话,开通网上投诉信箱,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推进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服务标准。严格各种制度,规范窗口人员行为。推行AB岗工作制度,以确保各窗口不因缺位、空岗使各类事项缓办、延误。
规范运行机制。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意见》和《关于提高行政事项办理效率的规定》,要求各窗口实行“六种服务”、做到“六个快”。即在为群众提供引导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及时服务、上门服务、跟综服务“六种服务”的同时,还做到办事动作快、咨询答问快、审批手续快、急事处置快、联络协调快、解决问题快。睢阳区农民工邓业峰深有感触地说:“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想我们群众所想,急我们群众所急,想方设法提高办事效率,今天我来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从照相、体检、填表申请到受理出证,几个环节下来不到20分钟就办好了,效率越来越快,非常满意。
探索服务途径,拓宽服务领域
推进并联审批。对政府投资类项目、非政府投资类项目、外商投资类项目等行政许可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实行并联审批。运行模式为,一窗受理、部门联动、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电子监察。中心还以种种便民措施,向群众同时向自己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实行登门服务。成立流动服务车队,完善《关于实行登门服务的实施意见》。新办企业、新上项目需要服务的,可提前联系,中心组织有关窗口上门服务。确定了一批重点服务企业,开通“服务直通车”,每年主动上门为4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工商年审、机构代码年审、环保评估、规划建设咨询等服务,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开展代办服务。中心设立咨询、代办、登门服务接待处,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全天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要求。几年来,每年接待电话咨询、现场咨询万余人次,代办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600多件。
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和成立汽车下乡“一站式”联合办理服务窗口。融便民惠民于一体,为购车农户提供车辆入户、牌照办理、财政补贴、参加保险等“一条龙”服务。启用机动车自编自选号牌系统,为各界群众新车入户选取满意的车牌提供方便。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中心
持续加强学习型中心建设。坚持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组织中心公务人员开展电脑操作知识、国家法律法规、产业和行业政策、文明服务礼仪等综合知识学习培训,进行综合素质和业务考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丰富实践载体。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扶贫帮困、金秋助学、支持新农村建设、扶弱培强等活动。特别是促进“三治三提活动”常态化,使提质、提速、提效成为广大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坚持每周一早上集中做广播体操、每天做两次工间操,唱《商丘颂》。每年组织迎新春文艺晚会,歌声嘹亮,礼赞充实工作生活;舞步欢畅,抒发团结奋斗豪情!参加全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男子羽毛球队多次夺取团体冠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歌唱祖国”大合唱比赛中,取得省银奖、市第一名。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建民指出,过去的十年,是行政服务中心立足优质服务铸造辉煌的十年,是精减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的十年,是拉长服务链条切实便民利民的十年,是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的十年,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的十年,更是市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十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市行政服务中心荣获了全国城市公共服务示范品牌,被评为河南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河南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河南省创先争优流动红旗、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和省青年文明号等;多次被评为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十佳服务窗口、授于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五一劳动奖状,多次受到市政府嘉奖和通报表彰。
十年,定格的是时间,流逝的是岁月,记录的是历史。十年豪情写春秋,十年征程铸辉煌!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追求,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在未来的道路上必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