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28日
,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云南省马龙县大庄乡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此次表彰大会,中组部共表彰“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000个,其中:云南省受表彰30个、曲靖市受表彰2个。
马龙县大庄乡位于马龙县、陆良县、昆明宜良县三县交界处,于县城西南方向28公里,全程柏油路。该乡辖大庄、窝郎、乱头、新发、石河、民村6个村民委员会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余人。全乡国土总面积142.26平方千米。境内山峦起伏,属半山区丘陵地带,最高海拔2303米,最低海拔1900米,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001.8毫升,全乡森林覆盖率为63%。大庄乡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有党员565名。素有基层党建之窗、革命老区乡、黑山羊之乡、肉牛之乡、金叶之乡、核桃之乡、野生菌之乡等誉称。近年来,荣获省级“生态乡”、“文明单位”、“平安乡”等荣誉称号,是省级惩防体系建设示范点、省委组织部党建工作联系点。
2010
年4月以来,大庄乡党委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该乡在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的基础上,着力创新载体,细化争创标准,切实增强了争创活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抓班子带队伍,夯实执政基础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庄乡党委结合“三个一”(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头脑,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及领导讲党课制度,党政班子成员每月集中学习2次,每季度上党课1次。开展“以讲促学”学习活动,切实让党员干部在自学、集体讨论交流中提高理论素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农村党员经常性教育。二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努力搭建基层党员组织生活平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16个,建成党员活动中心户15户。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活动中心户,积极开展“三会一课”、新农村故事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活动,加强了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是深化廉洁从政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在乡党委班子成员中开展述职述廉,在机关各部门开展社会评价,在村、组两级中开展村民质询听证会及财务“双代管”制度,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建立起了教育得力“不愿违”、制度约束“不能违”、查处有力“不敢违”的惩防体系。2010年,被省纪委确定为全省惩防体系建设示范点。
抓创新建制度,永葆党建活力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一是首创“双贷双扶”红色信贷工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3年来,通过“双贷双扶”红色信贷帮助扶持创业先锋68人,放贷创业资金350余万元,带动了全乡黑山羊、雪花肉牛、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四双”目标承诺制,加强对村组干部的考核管理,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四双”目标承诺制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三是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成立 “大学生村官之家”,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搭建了平台。四是开展基层党建创先争优示范点建设及窗口服务先锋岗活动,建成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点2个,评比窗口服务先锋岗4个。2010年,乡党委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党建工作联系点。
抓项目筹资金,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大力整合项目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完成了集贸市场的整体搬迁,建成综合农贸市场、园林式街道等集镇“10个1”工程建设,集镇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5件,坡改梯工程5件,水土流失治理工程4件,改良土地8400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亩;完成“北水南调”延长线建设等大小水利工程54件,全乡水利化程度达80.3%。维护县、乡柏油公路83.34公里,硬化6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及40个村民小组村内街心水泥路78公里,全乡道路硬化率达85%。实施集镇饮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2件,全乡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完成乡中学及6所完小11000平方米教学楼、师生宿舍、学生食堂、厕所的新建和改扩建,全乡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乡机关及各部门、6个村(居)两委办公场地进行了改扩建,改善了办公条件。新建安居房520间,对1400间民房进行维修加固。建沼气池3000余口,在全县率先建成“沼气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抓产业促发展,提升经济实力
大庄乡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克服持续干旱等各种困难,全乡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一是紧紧围绕打造“现代烟草农业之乡”的战略目标,坚持QTP管理模式,着力推进“高原天香工程”, 2011年,实现产值4046万元,比2009年增49%。二是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以厚甜努比亚羊扩繁基地为龙头的黑山羊养殖规模,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养殖。2011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769万元。三是围绕打造“4个10”产业示范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稳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初步实现“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全乡累计种植泡核桃2万余亩,发展万寿菊规模种植1200亩,食用菌、蔬菜花卉等产业初具规模,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2011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5元。(萧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