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今年6岁,白天,爸妈出外打工,把她独自一人留在家里。昨天下班后,爸爸发现她躺在床上,身边一堆呕吐物。
爸爸不停地喊小童,她声音迷糊,神志不清。床下面,一瓶三两的劲酒已经喝空了。
小童被送到镇海龙赛医院时,已经昏迷了几个小时。她全身湿冷,处在深度昏迷状态。
医生作了个血液化验,小童血液中的乙醇浓度高达330mg/100ml,属于重度酒精中毒。
医生进行了全力抢救,给她吸氧、洗胃、醒脑,10个小时后,小童才转危为安。
抢救时,小童爸爸在边上不停地自责,懊悔自己不该在孩子面前老喝酒,不该把她独自一人留在家中。
爸爸估计,孩子经常看到自己喝点小酒,觉得好奇,以为酒是一种美味,趁家里没人时偷喝了。
发现若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酒精中毒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小童为何这么严重?
昨天,医院儿科主任邬振飞解释说,酒精能作用于人体的许多组织,主要会使负责高级神经功能的大脑皮层受抑制,喝酒过量,甚至会危及到生命中枢的所在部位延髓和脊髓,麻痹呼吸和循环中枢,使患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最后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小童已经出现了类似症状。
邬振飞说,酒精中毒成年人比较多,婴幼儿较少见,若一旦发生,危害性更大。通常,小儿对酒精的耐受性较低,引起死亡的纯酒精量,小婴儿为6-30毫升,儿童约为25毫升。小童饮下劲酒达到150毫升,可谓惊险之极,如若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儿童中毒多因好奇心
小童虽然得救了,但邬振飞昨天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他们科室每年都会收治10例左右的中毒患儿,主要集中在1至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活动能力,但缺少基本的认知能力,天性好奇,喜欢用嘴巴去尝试各种东西,也喜欢模仿成人行为。因此导致儿童中毒的毒物来源五花八门。
邬振飞举例,其中,有家长把农药灌装在可乐瓶,被孩子误以为是可乐拿来就喝的;有小孩趁家人不备,模仿老人吃了多颗降压药的;有把小区里粉红、粉蓝灭鼠药当成零食,就着酸奶一起喝的。酒精中毒的病例也发生过,两名三、五岁的小儿趁家长不在家,学家长倒好白酒“干杯”,一直喝到昏迷。
邬振飞说,儿童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外来务工家庭,因此他也建议这些家长,工作虽然很重要,但尽可能多挤一些时间出来照看孩子,孩子在家最好有大人监管。此外,要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不明来源的食物,应避免在孩子的面前服药,以防孩子模仿;农药、毒药装在有清晰标志的原装容器中,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并上锁。(通讯员 刘春霞 记者 周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