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问题沉疴已久,每一次都会随着相关的红头文件,或高层领导的重要讲话,浮出水面。但,民众每次都会哀叹“几十个红头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原因在哪儿?根据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在看待公务接待乱象为何屡禁不止的问题上,78.1%的受访者认为“惩戒力度还不够大”,70.3%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72.1%的受访者认为“官场风气没扭转”,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治理公务接待,还需铁腕手段,不管是法律层面的制约,还是行政力量的干预。而对此开出的民意药方,87.2%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公开化”,71.1%的受访者认为需要“低廉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谓的“公务接待超标”到底超标到哪种程度?在财政预算公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公务接待是否超标,我们都无法一窥究竟。至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至于“私藏小金库”,这些也早已不是新闻,并化身为形象化的段子在坊间流传。比如什么“四菜一汤,因人配方”的段子,“一等人山珍海味甲鱼汤,二等人鸡鸭鱼肉三鲜汤,三等人白菜萝卜豆腐汤……”当然,“公开化”是第一步,官员的嘴和胃都透明了,才能真正开始问责。记者 高明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接待?调查数据日前,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指出: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接待?本期调查由《新京报》评论周刊与清研咨询联合推出,共回收有效问卷1231份。1、公务接待乱象为何屡禁不止?(多选)A、运动式治理,无法持续 54.7%B、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70.3%C、惩戒力度还不够大 78.1%D、预算问题没得到解决 35.1%E、官场风气没扭转 72.1%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务接待?(多选)A、公开化 87.2%B、低廉化 71.1%C、严要求 57.5%D、强制性 40.9%【受访者背景资料】性别男 62.5%女 37.5%90后 5.3%80后 52.2%70后 30.1%60后 8.4%50后 3.2%其他 0.8%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 6.7%大专/高职 30.2%大学本科 51.6%硕士及以上 11.5%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77份。公开才是“试金石”从调查结果看,网民仍将惩戒偏软视为公务接待乱象屡禁不止的首要原因。这种问责乏力又源于问责程序的不正义。因为官员普遍对上负责,而非对民负责。公务接待乱象中,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下级对上级的超标、甚至是奢华接待。上级在公务接待中得了好处,还如何对下级下得了手呢?更何况,“官场风气没有根本扭转”,上级也有他的上级需要接待,也有他的同级需要“联谊”,哪能以惩戒下级堵了自己的吃喝之路。正是这股歪风,将“法不责众”的无谓心态,送进了不少官员的下意识中。要改变这一乱象,法律的完善当然必不可少。适当的公务接待并不为民众所反对。调查显示,民众在公务接待上最期待的仍是信息公开。这很好理解,因为没有公开就没有监督。只有充分的信息公开,民众才能判断某次公务接待是奢侈还是适当。适当的公务接待,应体现低廉,节约。也只有独立于公权力之外的社会监督,才会真正对公务接待真强制和严要求。□王琳(海南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