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今秋启用。新课标减少了课程容量,也降低了难度。降低标准,家长、学校、老师和学生便拥有更大自主权,方向是对的,但是步子迈得不够大。倘若换一种思路,能否干脆取消课标? 取消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会乱套吗?未必!出版社会出版多种多样的教材,不同学校会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增加方言教学,老师也会结合自己的特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但是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是家长,他们是教育产业的消费者。家长用脚投票是促使学校、老师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佳方法。家长们在孩子教育方面五花八门的偏好,又正好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多样化的人才。 统一的课标须与家长的选择权利取得平衡。就算课标很科学,若一不小心按照统一标准把孩子们全部培养成爱因斯坦,对社会来说也未必是幸事。相对论只需要发现一次,剩下的天才只好仰望星空。幸好教育管理没有那么理想化,有些漏洞产生意想不到的好处:没有被大学退学的父亲韩仁均,就没有特立独行的儿子韩寒。韩寒至少作为成功的赛车手,比众多大学少年班的天才们更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添姿采。 有时,教育部门管得住学校、老师和教材,却未必管得住家长和社会财富。比如限制外国学校进来,结果家长们纷纷把孩子往海外送,留学生日趋低龄化。等于将电子、纺织等中国优势产业辛苦赚进来的外汇消耗在教育上…… 回到新课标的问题上,还有一点值得留意:新课标的颁布,除了为迟缓的教育改革裱裱糊糊外,每一次更换新课标,教材势必重编,那是否意味着巨大的寻租机会,出版社不得不“跑部钱进”?但愿某些既得利益群体不会“摸石头摸上了瘾,不愿过河了”。(作者是知名民办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