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北京“两会”正在召开,而教育再度成为热点被广泛关注。正当“择校热”等话题年年成为“两会”热词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上演着一出现代版“孟母择邻”的故事。据《广州日报》报道,在美国加州湾区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华人的孩子在该镇小学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人的孩子学习刻苦认真,个个都能考高分,因此,整个小学的学习成绩格外突出,这在该地区是凤毛麟角,出了名的。用国内的话说,这是一所出类拔萃的“重点小学”。然而,美国人对这所“重点小学”却避之如“虎”!他们认为中国学生学习一个比一个刻苦,考试成绩一个比一个突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孩子很受压抑,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挫伤,这样,哪还能谈得上幻想和创新啊?所以,他们决定搬家,离开这所“重点小学”。
特约嘉宾
甘肃省庄浪县紫荆中学李新世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艳春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梁好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胡乐乐
焦海洋 画
如何看待中美教育——
逃离“重点小学”当使我们警醒
□李新世
中国家长想方设法将孩子往“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激烈”的重点学校送,而美国人却要避开这样的学校,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啊!在国内,一旦跨进“重点小学或幼儿园”的大门,意味着踏上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沿此“道”一直走下去,定会金榜题名,前途无限。
可问题是,这条“康庄大道”是依照应试教育的模式设计的,学生在这条“道”上拼的是智商,至于关乎孩子终身发展的“自信心、探索力、学习力、生活力和社交力”等“情商”的培养则始终处于冰冻和半冰冻状态。置身此“道”上的孩子,每天“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为分数打拼,为升学纠结。被挤出此“道”的,有一蹶不振的、变傻的、跳楼的……胜出的,为我们摘得“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的桂冠。
无疑,美国家庭带孩子逃离“重点小学”反映出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已“从国内流传到了国外,正影响着国外的华人世界”,真叫人担忧啊!就美国而言,其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而是让人有头脑。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而我国的学校,学生比的是刻苦,是成绩。难怪在这样的“重点小学”里,美国孩子很受压抑,自信心被挫伤。当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成人,而矮化为“升学”时,孩子的童真、孩子的个性、孩子的潜能、孩子的幻想、孩子的创造力皆没有施展和发挥的舞台,美国邻居不搬家那才叫“不可思议”!
当然,“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圆”。但我国学校教育确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评价手段” 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体会到快乐。俄国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决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闷闷不乐的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充分体会到生活乐趣的孩子,就“很难拥有阳光积极的性格,也很难拥有对生活的信心和期待”。美国家庭上演的现代版“孟母择邻”故事,当使我们警醒。疗救我国的教育“硬伤”,迫在眉睫。
何必唱衰中国教育
□王艳春
关于中西方教育孰优孰劣的争议其实一直都未曾消停过。目前来看,“西方教育比我们先进”的意见是主流,理由也是几十年如一: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我们是压迫式的应试教育,中国孩子只会拼命考高分。
我觉得大家普遍唱衰中国的教育方式而向往西方自由开放的育人之术,是因为有两种刺激一直作用在我们身上。一是欧美等国的科研创新不断涌现,每年的诺贝尔盛宴也基本是西方人的舞台,而我们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纵观现在的互联网、电脑、电视等我们所用的工具皆出自西方人的发明创造。面对占据了科学技术制高点的西方,我们自然不太认可本国的教育。此乃刺激之一。
刺激之二是目前我们的教育的确有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弊病,由于这种升学压力是全民性的,过于强调纪律和分数的评估方式让家长和孩子都一直处于高压运行状态,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此说起中国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应试,就是摧残人性,扼杀创造力,反而把它本身的一些优点都掩盖了。生出“饭还是别家的好吃”的心理丝毫不奇怪。
其实,国外的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也不是一下子就得来,而是一两百年漫长的发展完善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并不是说教育搞好了科研水平就必然对应地提高,其他的诸如科研经费投入、设备建购、吸引外国优秀人才都是制约因素。二战前世界上自然科学研究搞得最好的是德国,但美国抓住二战契机接纳了一大批从欧洲流亡出来的科学精英(如爱因斯坦),很快就替换德国坐上了世界科学研究的“头把交椅”。这一“广纳天下英才”的传统至今仍源源不断为美国输送着新鲜血液。
所以,不应把一些不切实际和急功近利的期待全部附加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上。先试着让自己抛开这些,平视地来看中美教育,应该说是各有优劣。中国教育的诸多“不良”我们已耳熟能详了,自不必赘述。美国教育固然先进,然而也不是就没有缺陷。比如,前不久就看到《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题为“回国上小学:美国学校教得太少”深度报道,说的是两个已经分别移民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华裔家庭,将本来在国外上小学的孩子转到国内上学,而且专门选了一所纯正的中式教育的小学。
为什么在一般人觉得外国教育很健全的情况下,他们还要把孩子送到国内“回炉”呢。其中一位家长陆太太说,由于自己比较重视孩子教育,在美国老师刚开始教26个字母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喜欢上了看字阅读。再就是她训练女儿一分钟可以做一百个1位数加减法,而美国小学里教的数字加法的进位有些“乱七八糟”。陆太太觉得“美国的老师真的不会教数学”。为了使孩子的基础教育更为扎实,陆太太选择让孩子在国内读完小学,然后继续到国外读。
关于美国教育的另一面,学者吴澧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专栏文章中也有所提及,他讲的也是美国学校的数学教得太差,每年大约有40%的理工生由于畏惧繁琐计算纷纷转系到文科。他还举了两个例子,一是1972年尼克松夫人帕特随丈夫访华时参观一所小学后吃惊地对随行记者说,中国学生接受的教育很完备,他们的一些小学数学题目她都不会做;另一个例子是佛罗里达州一位民选学区委员参加本州中学测试,三十道数学选择题居然都不会,而他的本科居然学的是工程。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为了粉饰我们的教育。而是想说,中国和西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优劣比较,不可一概而论。比如,中国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而美国则不提倡孩子学太多东西,因此美式教育易于使那种确有天赋的人脱颖而出,而我们的教育可能培养的人才更为平均。单从基础教育来说,这两种风格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分,关键是看后续的引导和培养。
中国教育有很多问题,但不是照搬美国那一套就可行。取国外之长补己之短才是应有之义,而在这之前,先须解除笼罩在中国教育头上的“魅影”。纾解之道应从那两个对国人的刺激着手,一是教育应该回归其本义,即传授知识学理培养合格公民;二是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强化,还应把其他特长和兴趣教育同步地协调起来。
今日我们如何做家长——
家长需要多些平和之心
□梁好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年之久,然而,应试教育思想在诸多地方依然根深蒂固,学生的课业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快乐的童年对于孩子来说总是遥远的童话与梦想。诚然,教育的环境取决于评价制度的导向,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却不能不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从虎妈到狼爸,无不透视着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方式的偏颇。而造成此类畸形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家长的功利之心以及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与要求。虎妈与狼爸通过虎狼教育让自己的孩子考进了知名学府,但这仅是个案而已。且不论有无普适的价值,就其孩子本身而言,以牺牲自由与个性为代价换来的一时“成就”其实不能称之为最好的归宿,压抑、顺从、恐惧也许将伴随着他们终身。他们虽然考得高分,赢得了知名学府的入场券,但人生之路却很漫长,他们能否优雅地、幸福地坚定自己的人生之路却需要时间去检验。
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两百多年前的这番言论,至今仍然对于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把孩子当作孩子”,多么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却道出了教育的理性与明智。但是,现实中我们常见于老态龙钟的儿童,却难以见到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的家长常常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将孩子的成绩与才艺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与实力。在无限的重托与期待之下,家长们往往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来激励与教育孩子,给予孩子重重的压力,硬性要求孩子门门拿一百,样样才艺都精通。孩子在重压之下成了学习的机器,成了家长摆布的玩偶,而独独失去了一个孩子最需要的童年与快乐。家长的眼中只有分数、成绩、名次,而独独没有孩子本身,“将孩子当作孩子”一句朴实的话却成了最难实现的教育梦想。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改善人的生活品质。任何教育的出发点都应当立足于人。孩子终究是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应当以孩子的承受能力以及个性特点作基础。孩子需要的是最适合的教育,而最适合的教育应当是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特点,顺应他们的天性与人性的教育。家长人为设定的长远教育宏图也许很美好,却是一种幻景,如若因为这种空中楼阁般的教育幻景而剥夺了孩子当下的幸福,践踏了孩子的自由的生活,那么无疑是残酷的,也是有悖教育规律的,这样的教育或许能够成就家长功利性的教育想法与要求,但是却影响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精神个体的存在与成长。
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不仅指向人的未来生活,而且应当关注人的当下。童年时代是孩子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经历,这一时期他们应当过得快乐,而这种快乐则需要我们社会给予其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家长平和的教育之心态更是不能缺少。只有心态平和了,我们的家长才能对于孩子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多些鼓励,多些支持,如此,孩子们才有可能在幸福快乐之中走过童年、走向成熟。
我们的教育何处去——
应让孩子尽情展现好奇、天赋与创新
□胡乐乐
小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是一个必须要首先搞清楚的前提性问题。如果家长、社会和教育部门将其设定为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那么,小学就必然会一门心思地扑到考试和应试身上,而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好奇心、自由探究和快乐玩耍;而如果将其设定为好奇心的保护与教育引导,以及与之伴随的自由探究和快乐玩耍,那么,小学就会放弃一味的考试和应试,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在游戏和玩乐中学习、探究、想象、创新。
在小学阶段,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刻苦读书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有意无意地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志学习,忽视或压制孩子的自由学习权。这势必导致孩子丧失好奇心、探究力和创造性,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孩子从小就厌学。而一旦厌学,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前景,就会不容乐观。事实上,中国孩子尽管考试能力突出,但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们长大后的发展与成就,总体上要比欧美国家的同龄人弱。这一不容回避的事实提醒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小保护和引导好孩子的好奇心,而不应该是逐“分”。这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
著名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自小就爱自由探究。他认为,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驱动他不断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进。1月8日,在其所任职的剑桥大学为他举行的70大寿庆祝会上播放的,他预先录制的感言《我的简史》中,霍金透露他自己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特别突出,在班上只能算中上等,还经常因为作业书写潦草而让老师不高兴。他说,在12岁时,还有两个小伙伴就霍金是否会一事无成而赌过一包糖。试想,要是霍金的父母和学校老师,要求他放弃跟随自己的好奇心,而专注于课业和考试,那么我们人类势必将会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类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对于儿童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产生三种形式的探究行为:感官探究、动作探究、言语探究。正是通过这些探究行为,孩子们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所以,家长的家庭教育和教师的学校教育,应当创设满足儿童好奇心的环境条件,把他们的好奇心引向强烈的智力活动。
大人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成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捷克著名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在他的力作《大教学论》中就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著名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其名著《爱弥尔》中也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创造力大师希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他认为,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生活受到的鼓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而这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
如此来看,孩子的好奇心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保护和教育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无限好奇,允许他们痴迷、“疯狂”和失败,同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而不是相反的讥讽、斥责和压制,并且还要发挥他们独特的智能优势。美国家长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才有美国版的现代“孟母搬迁”——逃离“重点小学”,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中尽情展现自己的好奇、天赋与创新,从而让其好奇心一生不丧失、探索性一生不枯萎、创造力一生不枯竭。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认真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