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有注意掌握孩子的“抱负水平”。所谓“抱负水平”,是指个人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抱负水平高的人,工作学习刻苦、踏实、紧张而有节奏,因而成绩也比较高;而抱负水平低的人,则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孩子的抱负水平的高低,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成就动机的强度。成就动机强的孩子好胜心强,目标能够吸引他努力学习,因而学习成绩提高也快。二是过去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愈多,抱负水平会愈高;而接二连三的失败会使人灰心丧气,逐渐失去追求成功的信心,抱负水平也就低。三是集体气氛。生活在积极上进的家庭、班级里,孩子的抱负水平往往要比生活在不求上进的家庭里、学习风气淡薄的班级里要高。
因此,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家庭教育中,设法提高孩子的抱负水平,以期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
首先,要强化孩子的成就动机。家长应经常教育孩子立志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并引导孩子制定出一定时期内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如根据孩子学习基础,确定本学期语文考前几名,数学应争取什么水平等目标,让这些具体的而经过努力又能实现的目标成为孩子学习的牵引力。当孩子取得了进步或可喜成绩时,要给予鼓励,让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其成就感。当孩子在某方面有了突出成绩时,要及时地进一步培养他的兴趣,增强他的求成动机。如对语文成绩优秀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尝试着向报刊投稿等,以期把他在这方面的抱负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要调节孩子的抱负水平。过低的抱负水平固然不利于孩子的进步,而过高的抱负水平则会“欲速则不达”。所以孩子的抱负水平要恰到好处。这就需要家长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期待,而不是只凭主观愿望要求他们达到过高的学习水平。须知,这种过高的“期望”会成为孩子强大的心理压力,对孩子的学习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把抱负水平调节到“跳起来能摘到”的高度上,抱负水平方能起到不断激励孩子进步的作用。
再次,要创造追求上进的氛围。孩子的抱负水平会受别人和所属团体的影响。家长应该在家庭中营造出一股持久的追求上进的气氛,家长及家庭所有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追求,为孩子作出榜样。另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周围人对他的抱负水平的影响。如可以鼓励孩子和能力水平与自己相近、但抱负水平高的同学进行比赛,使孩子产生“他和我水平差不多,他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这样一种心态,从而激励孩子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最后,要把握孩子的归因方向。归因方向直接影响到抱负水平的高低。有些孩子失败了,不是在自己努力程度上找原因,而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在条件上去,如学习条件没别人好、得不到父母的辅导、考试时发烧头痛等等,以此来安慰自己,进而原谅自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成败不是由于自身努力与否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如此,就会导致自甘落后,不愿奋进。所以,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对成败作出积极的归因,以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抱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