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在过去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因缺少统筹发展理念,讲究速度忽略质量,带来了诸多弊端。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目前房地产业的转型会促使“宜居宜业”城市离我们越来越近。
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创建与发展论坛12月25日在北京举行,会上陈国强作出上述表述。
陈国强将我国的楼市调控政策总结概括为“一加一减一调”,即在供应上作加法,在需求端作减法——限购、限贷、限价,在结构上、房价上作调整。从产业地位的变化看,我国会逐渐降低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经济发展动力要“去房地产化”。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会不断的向“去土地财政化”“去投资化”方向发展。
陈国强表示,从房地产行业自身来看,过去十年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如今住房市场的高峰已经过去,房价“只涨不跌”的业态一定会发生变化。发展速度将由现在的超高速转为中度增长,由粗放型成长转为理性成长,投资回报也将由暴利集中转为行业平均化。房地产业的发展将由重视发展速度转为内涵式增长,将更注重产品、服务的提升以及模式的创新,打造性价比优质的产品来适应市场和购房者的需求。这样将促使宜居宜业城市离我们越来越近。
会上其他嘉宾也发表了有关城市宜居宜业发展的一些观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表示,城市宜居宜业是相辅相成的,宜业能改善宜居,宜居也能促进宜业,优秀环境吸引人才,人才的居住需要能转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提出,宜居宜业标准有几个方面:居住环境要舒适美丽、生态环境要优化、城市规划文明安全、社会福利保障在较高水平。
华高莱斯国际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忠表示,宜居也是一个产业,乐业需要宜居,特别是对高科技产业来说,生态宜居的环境也是生产力。
据悉,为提高城市管理质量,改变发展太快所造成的失衡问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环境与居住文化专业委员会、《现代居住文化评估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由30位专业人士制订了“宜居宜业”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察城市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政务环境、经济环境、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及投资环境方面的发展水平,期间涌现出一批“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并参与评比。创建“宜居宜业城市”,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城市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