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保障房的全国审计正在悄然展开。
本报获悉,国家审计署针对2011年度全国保障房的专项审计工作,涵盖保障房建设及其分配的各个环节。按统一部署,12月前后,国家审计署驻全国各地的特派办就启动了此次大规模的审计,而时间跨度也将持续到明年2月底。
对于地方而言,各地相继公布的保障房完成进度、资金运营、工程质量、分配情况,尤其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到位的真实情况,将接受一次全面的审核。
而地方的审计部门对于本辖区内的保障房建设也进行了自行审查,11月18日,上海市审计局发布了一份保障房审计结果公告,上海保障房建设运营的诸多问题也显露出来。
上海市审计局透露,经调查,截至2010年末,浦东等2个区由于动拆迁进程缓慢等原因有3万套动迁安置房逾期交付,增加财政性资金支出共计9.41亿元;此外上海保障房大型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交付使用两年以上的市属保障房基地内,实际已建成大型商业配套设施仅1.81万平方米,占计划的5%。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表示,现在各地为了完成数字上的进度,就在保障房基地上打个桩,牵涉保障房建设各个环节当中的问题相当多,相关部门对于全国各地的保障房建设进行细致严格的审查十分必要。
核查中央资金11月30日,太原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审计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就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办即将审计太原市保障房项目作出安排,副市长级别及太原10个区县级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参与此次会议。
按照国家审计署的统一安排,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办在太原的保障房审计工作,将在会议当日起至2012年2月底展开,范围涵盖太原市所有保障房项目,将资金的筹集、使用状况,特别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本报了解,由于各地地情不同,国家审计署派驻全国各地的特派办对于各地保障房的审查前期也各有重点,记者获悉,进入12月,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对于辖区内的保障房审查,重点关注工程质量。其对辖区的审查包括从项目立项、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中的各个过程。
武汉特派办眼下正在对棚户区的改造工程进行审查,其审计组通过对工矿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数量和现场拆迁情况进行核实,从而掌握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的真实数据。
而国家审计署在长沙的特派办目前则聚焦了湖南省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项目中,建设进度,以及廉租房分配入驻管理情况。
在9月之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对外发布,今年以来,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030亿元,加上执行中追加的395亿元以及通过使用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280亿元,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全部下达,而这批在地方的执行情况,即是成为审计署各地方特派办的审计重点。
上海自查,问题多而另据本报了解,各地对于地方保障房项目的自行审查之中,也发现各种弊病。
11月底,南京政府也完成了对保障房43个项目的审计,根据南京市审计局公布的数据,投资额一共有838亿元。而3年以来,南京市及区县两级部分的审计中,也核减了保障房不合理的工程投资环节资金10.58亿元。
11月18日,上海市审计局发布了关于2008年至2010年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公告,此次审计调查涉及上海市本级以及浦东新区、徐汇区、闸北区3个区,亦发现了诸多问题。
在2008年至2010年,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累计新开工建设3304.56万平方米,其中经适房1007.92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2180万平方米、公租房116.64万平方米,累计计划投资共计931.51亿元。
其中,较为严重的有部分保障性住房政策仍不明确,经调查,上海市本级和3个区对收储的动迁安置房销售、动迁户支付超核定标准动迁安置房款等原因形成的共计17亿元差价款未明确用途。
上海审计局同时公布,部分保障性住房资金及房源管理尚不规范,三个区的部分动迁安置房源差价款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涉及上海市本级和闸北等2个区,共计5.84亿元。
上海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表示,这些弊端问题都是一直存在于全国各地的保障房建设过程当中,很多地方在酝酿保障房政策的时候,是一刀切的方式,发现许多问题后再整改,这个过程并不科学,审计也为各地的保障房政策的完善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