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财经资讯>> 国内要闻>> 正文
  • 十二五,让市场机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唱主角

  • 时间:2011-12-21 新闻来源: 新北青网
  •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赋予我们当下的迫切任务,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对走这样一条光明之路,社会各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用什么途径和机制来实现和保障,却莫衷一是。从我们科赛集团十年运营“广义城镇化”的实践来看。切实引入并尊重市场机制,真正让市场经济来扮演主角发挥作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对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过精辟论述。他曾强调,“要发挥市场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各类必需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要处理好加大外部支持和挖掘农村内部潜力的关系,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早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小城镇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跳出“三农”想“三农”,不能就农村论农村。不能把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与市场机制分割开来,孤立起来,由政府包打天下,让农民孤军奋战。而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农业发展放到统筹社会资源的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把城乡建设放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以及收入多元化的大格局中,在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体制改革、公共事业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谋划和建设。

      一、市场机制缺失下的农村现状和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资源配置存在“马太”效应

      过去由于片面强调重视城市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明显加剧,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并不令人乐观的“马太”效应。城市有资源,就让你越加拥有,农村缺资源,仅剩的一点资源也可能流失。导致一些落后地区,更加缺乏商机。农村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的缺乏可以说是愈演愈烈。特别是教育、医疗这两大资源。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清华北大农村生源逐年下滑,2010年清华新生中农村学生仅占17%,而当年高考农村学生的比例是62%。温家宝总理曾坦言: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同样,农村医疗问题的严重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问题令人深思,值得反省。

      (二)资本对“三农”敬而远之

      中国的民间资本丰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温州,流动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有人调查,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投身于炒房、炒煤、炒矿、炒黄金,现在玩PE又成为一种新时尚。而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领域,几乎看不到民间资本的炫丽身影。民间资本对“三农”敬而远之,首先当然在于资本本身的逐利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农”事业的利益和盈利空间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农业生产的工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城乡各项相关产业的导入,都可以成为资本的竞技舞台和投资对象。南宋诗人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统筹城乡发展,最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而财政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事业,不可能用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引导用好民间资本,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对疏导已呈“堰塞湖”险象的巨额民间资本也是一大良策。

      (三)干部制度设计的短期性与建设项目内在的长远性要求矛盾突出

      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建设项目都是中长期项目,而在制度设计上的许多问题又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出现短期行为,使建设项目内在长远性要求与干部的短期行为产生矛盾。比如,频繁调动,GDP考核,追求个人政绩,长官意志,缺乏有效监督等等。在我集团一个运营项目所在地,五年间,书记市长换了三任。就像一位新来的猎手刚刚摸清了目标山上的情况,正准备施展身手,大有作为,又被叫到其它地方狩猎去了。这种短期行为的后果是,直接导致企业的投机行为。企业为防止熟悉的主管领导提前调走,再来的领导调子不一样,也就直奔主题:获取最大利润。由此产生的无穷后患比如环境破坏问题、严重污染问题、质量低劣问题等也就顾不得了。

      (四)市场机制的棍棒面对计划经济的残余: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自1978年逐步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到今天,特别是农村,明确的指令性和强硬的行政性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大到土地流转征地拆迁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强硬性和垄断行为,小到农村集体资产分配中的完全平均主义。这些,都导致市场机制很难全面引入并发挥作用。这种现象不同于80至90年代导致腐败盛行的“双轨制”,而是经济行为和思想观念的“双轨制”。在经济运行上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在思想观念深处,又习惯性地用计划经济的陈旧思维处理问题。思想观念是决策与行动的先导。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市场经济的脚步,焉能不步履维艰?

      二、让市场机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角色。

      (一)要真正重视市场机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威力和作用

      市场机制是由许多经济规律组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就像一匹烈马,你敷衍它,糊弄它,它也就忽悠你,向你抗争。你尊重它,掌握它的脾气性格,它也就尊重你、听从你的引导指挥,成为你纵横千里的跨下良驹。

      我们不能叶公好龙,成为口头的强者行动的弱者。许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当然有他们从本国立场考虑的成分,但也有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地方。确实在有些地方,市场的竞争不够自由充分,行政手段和垄断行为随处可见,指令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还存在不少官员的脑中。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系列浩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事实证明,仅靠政府是难以解决“三农”问题的,仅用行政手段也是不可能撬动资本流动的。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建立起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让市场机制说话,用价值规律办事,靠市场手段推进,优化配置城乡乃至全社会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用市场机制来筛选和发展适宜产业。要在统筹城乡中成功导入产业,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什么样的地方需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不能政府官员拍脑袋,而应由市场机制说了算。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展任何产业的,产业的植入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是宜工、宜农、宜商、宜学还是宜休闲旅游,要全面考察市场情况包括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等,结合产业政策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最终做出科学的决策。据此导入的产业,才有可持续性,才能在当地生根开花结果。

      2、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捡起另一半农业。中国的农业,有一半是被丢掉和浪费掉的。农作物的果实和秸秆两大能量,我们只用了前者,大量的秸秆被丢弃。要把丢掉的一半捡回来,和提高虽然没被丢掉,但却效益低下的另一半农业,只有实行规模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农业要实现这样的“三化”困难还很大。一个是耕地零星分散,耕作技术落后,难以进行大面积的规模农业;二是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约。这种单家独户的小生产同分工协作不断深入的大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三是传统落后的农耕文化根深蒂固。那种自给自足、墨守成规、小富即安、以情代法的传统观念还或多或少地残留在人们的观念中。

      解决这些矛盾,首先是要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包括让农民不再随地吐痰和随口骂娘。只有让农民的生存环境改变了,才能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农民不再觉得吃得饱穿得暖是人生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时候,就有了无穷动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当农民从“要我富”的被动意识中转变过来,变成“我要富”的主动思维模式,再进行市场化的资源整合,实行大面积的规模农业和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农业就有了基础和保障。

      3、让市场机制在民间资本的引入中发挥巨大威力。我们不能改变资本的特性,但我们可以改变“三农”的投资环境。城乡建设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关键在于是否善于运营。比如许多人总以为中国的西部地区相对贫困,社会资源缺乏,群众观念落后,城镇运营的投资期限又长,风险很大。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西部地区也有不少投资亮点。比如历史遗存厚重,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政策优惠,发展潜力巨大,历史机遇显现等。据了解,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规划就侧重于产业转移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科赛在实践中得出的成功经验是,只要拥有先进独特的运营理念,善于优化功能盘活存量,导入产业创造增量,找准亮点“无”中生有,就会在运营中迎来效益的爆发期,让资本得到应有的回报。农村广阔天地包括中国的西部,是大有作为的。

      当前资本投身“三农”的巨大机遇已经来临。目前形势下,资本进入城市的风险加大,房市、股市低迷,资本在城市流动性过剩,资本在寻求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改革和消除影响民间资本流向农村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和专业城镇运营商的桥梁纽带作用,创造“三农”明显而巨大的未来价值,则可为撬动和吸引民间资本这块巨大的蛋糕投向“三农”,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二)建立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

      市场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资源的调节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趋利性 ,不能自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必须运用政府宏观调控,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在这里,既要发挥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又要发挥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穷威力,形成“两只手”职责明确、各展所长、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局面。

      用市场化运作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各方主体必须职责分明。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的主体。农民必须是受惠的主要对象。科赛集团在十年的城镇运营中,与地方政府共进退,协同推进城乡建设,逐步形成和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在这个“三方”结构中,各方的职责明确:首先,必须以政府为主体经营好政策和环境。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各项政策,优化投资软环境,做好协调与服务。其次,必须以企业为主体经营好市场和资源。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由企业来经营市场和调配资源,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在参与城乡建设中,企业不能以投机为目的,要把社会责任放到第一位,要注重可持续的盈利。从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让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受惠,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有长远的利益和效益。第三,必须以农民为主体经营好产业和民生。城乡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只有帮农民充分就业,让农民转变观念,农民才有幸福可言。

      (三)把握市场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呼唤专业的运营商

      市场机制本来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资源要素又散乱在各处。那么,我们用什么去把握呢?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市场机制去管理市场资源。用市场经济“内生”的,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脱颖而出的“资源整合器”去统筹社会资源。这个内生的“资源整合器”应该就是广义的“城镇运营商”,它与体制外产物进入体制内时会产生强烈的排异现象不同,“城镇运营商”与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天然的亲密联系。所谓“城镇运营商”,从广义上讲就是在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战略发展商。它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运作能力,有智慧、顾大局、懂政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个负责任的现代企业。运营商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推手,是政府和市场、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城镇运营商”的出现,是中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三、科赛集团的探索实践和经验体会

      苏州科赛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城镇运营为核心产业的民营企业。十余年来,科赛集团以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为己任,以负责任的“城镇运营商”形象亮相中国城乡广阔天地,成为中央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领军企业和城镇化领域最具竞争力品牌。科赛集团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推动”的创新模式,先后在江西资溪,湖南张家界、江苏苏州、广西桂林、平乐和安徽蚌埠等地投资运营项目,积极参与当地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具有科赛特色的城镇运营之路,促进了当地城乡经济的产业化、现代化和老百姓收入的多元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繁荣和发展。

      十年摸索,十年坎坷,十年发展,天道酬勤,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科赛城镇化运营理念和独有的运营模式。

      (一)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伊始介入

      用市场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应该是从源头开始的市场化,全过程的市场化和全方位的市场化。运营商参与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开始的定位和策划阶段就介入。提前介入有利于提高城镇品位,有利于全面整合资源,有利于降低和节约成本,提高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正确的定位和优秀的策划关系到城乡建设的始终与成败。科赛有十年的城镇运营实践经验,又有专家团队作后盾,能够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禀赋,借鉴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激发自己的灵感,为一个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找到她的"魂",演绎出一套清晰的空间布局和定位策划,塑造“精气神”。十年来,科赛集团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每承接一个项目,先由集团 “区域经济研究所”牵头,成立策划工作小组,分工协作。然后深入实地考察调研,广泛搜集和掌握各种原始资料,与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度对接,明确政府需求。再与专家顾问团队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广开思路,集思广益,诱发优秀创意。最后做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定位和优秀策划。科赛承接的项目,如桂林的英才园和平乐县城,张家界的桑植新城和南京的前石塘村等,目前大多数已成为当地的样榜和标杆,一道美丽的风景和人们的骄傲。

      (二)必须重视产业的导入和培育

      统筹城乡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考虑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然后才是就业、社会福利等问题。没有“产业的依托”,城乡一体化将有形无实。在产业的导入方面,科赛的经验就是实行“三大结合”。一是城乡建设与产业导入有机结合。由于科赛既是城镇定位和策划的创意人,又是经济和产业布局的谋划者,因此,能够将产业的导入与城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城乡建设与产业布局的关系,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城乡建设和产业导入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二是现代最新产业科技与城乡发展有机结合。科赛有一支强大的产业专家团队。我们根据产业需求,根据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和布局,由专家团队提供工、农、商或旅游等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落地等方面的支持,引入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形成有丰富科技含量、与周边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三是“下蛋”与“孵蛋”有机结合。通过对产业的导入、试验、培训、升级,建立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系统,扩大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确保产业发展。

      科赛集团在南京前石塘村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打造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并亲自为村民培训旅游服务技能,帮助农民开设“农家乐”等项目,成功导入并孵化旅游产业。使前石塘这个昔日的穷山村,摇身变成美丽富裕远近闻名的江南水乡:南京首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村和江苏省十二五“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仪式举办地。

      (三)必须优化存量,创造增量,用智慧创造明天的财富。

      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这根杠杆,点石成金,创造财富。

      科赛集团十年运营城乡的经验是,“优化存量,创造增量”,双轮驱动,为政府、农民和参与的企业创造明天的财富,真正实现让政府满意,农民受惠,企业获利。

      在当今一些农村,存量就是自然风貌、土地矿藏,低效农业、人口劳力,历史遗存、文化遗产等。这些巨大的存量资源,一直沉睡在古老的大地中没有被合理地开发利用。科赛的做法是,首先对存量资源进行清理重组,去粗取精,然后进行优化组合,重新配置,使存量资源焕发生机,产生最大的能量。在此基础上,科赛从长远战略布局角度出发,经过精心的策划、规划、投入、建设,包括产业导入和宣传包装,提高项目的档次和品位,使项目价值大幅度提升,创造出未来的财富——增量,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争相投入。科赛开发的桂林平乐南洲城区,原来交通不便,杂乱落后。科赛投入上亿元资金,打造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建设交通,建起了跨江大桥,连接了南洲人通向幸福的大道。平乐的环境价值大幅度提升。使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沟沟,成了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科赛十年运营,项目已遍布全国各地。已建和在建的项目近10个,投资总额近百亿。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加盟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及项目地农民群众的理解配合,每个项目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近年来,不断有政府和企业前来邀请投资、加盟,参观指导。仅我集团南京子公司,去年以来接待前来参观指导的县处级以上党政官员达180批次,1000多人次。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国研·智库联盟、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合作部主办的“2012中国经济热点高层对话”上的书面发言)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