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育儿>> 素质教育>> 正文
  • 家长将“陪读”进行到底?

  • 时间:2011-12-19 新闻来源: 中国妇女报
  •   如今,为了应对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陪读”大军中。他们和孩子共同学习,有的还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夫妻分居,甚至辞去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每到周末,在北京几大培训机构的各个教学点,都能看到步履匆匆去上课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越来越多的家长汇入到“陪读”大军中。全民“投身”教育,已成为一道独特而无奈的社会“风景”。不管孩子愿意与否,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陪读”。这究竟是负责任的父母的正确选择,还是舍本逐末的不当行为?家长们如此大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

      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李岚的女儿在北京西城区一所示范中学读书。李岚曾是一家企业的会计,工作时间严格,经常还会加班;她先生在外企工作,特别忙,无暇照顾孩子。所以,从女儿小学四年级开始,李岚就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从此,女儿白天在校学习,她则在家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一门不少,为孩子整理学习资料,在教育论坛上关注一些重要的教育资讯;每到周末,母女俩就一起上课外班,就这样坚持了5年多。如今,女儿读初三了,李岚每天的生活就像打仗一样:“因为家距学校有四五公里的路程,每天要开车接送,晚饭后还要研究女儿遇到的难题,从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虽说已经辞职,但每天干的事情并不比上班轻松。”

      当记者问及她的感受时,李岚淡淡地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无论从学习上、时间上,还是从亲子感情上讲,对孩子都比较好。而且,一家就一个孩子,自己这样做就是为了孩子。据她介绍,孩子所在班级还有几个同学的妈妈也是全职陪读。

      在北京学而思培训中心的一个教学点,记者透过教室的门玻璃看到坐在后排的家长赵女士,她正像学生一样边认真听讲,边记录听课笔记。赵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大学老师,博士学位,事业上小有成绩。可从去年起,她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因为同事、朋友的孩子有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出了国,她不甘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所以,决定把自己的工作缓一缓,将精力尽量放到读高一的儿子身上。”

      赵女士的儿子很优秀,在北京海淀区一所知名中学的实验班内名列前茅。可是赵女士说;“我们的目标是北京的一流大学或香港高校,所以丝毫不能懈怠。”按她的话说:“我的陪读有‘三同’,即同听课、同做题、同奋斗。”记者浏览了赵女士的笔记,真可谓“煞费苦心”,不仅用黑、红、蓝各色笔记录下讲课的重点、难点和拓展的知识点,还细心地记下了孩子的课堂表现。比如在一道题的旁边,赵女士这样批注:“注意,掌握不扎实,此题重做!”赵女士表示,孩子的精力有限,做家长的可以在一些基础性、总结性的知识方面给予帮助,如辅导资料的选择和先期消化、提取精华等,让孩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好家长要为孩子分忧,和孩子一起奋斗,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减负。

      陪孩子租住学校周边2010年,沈浩在中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从北京市丰台区的一所中学考入了海淀区的一所知名中学,他选择了住校。但是,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他的父母在学校附近以每月5000元的价格租了一套两居室,举家从丰台搬到了海淀,儿子上学步行10分钟就能到校。当然,代价不仅仅是租金,父母还要从北京西北部“穿越”到东南部去上班,每天开车在路上要花费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他们原来从家到单位只需要半个小时。

      谈到陪儿子上学,沈浩的母亲称,孩子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不是很强,有时候玩起来就忘了学习,每天仅仅把作业应付完就认为是没事了,所以很多知识学得并不扎实,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游。上学期开家长会时和其他家长交谈发现,为了能更好地监督孩子学习,不少家庭都在学校周边租房子住。因此,他们也决定让孩子从学生宿舍中搬出来住。尽管付出很多,但沈浩的父母对“陪读”的成果比较满意:“孩子的学习状态比以前好多了,这学期期中考试,他考进了年级前五十名,进步真的不小!只要他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付出多大都是值得的!另外,寄宿一年,营养得不到保证,虽然学校有食堂,但是孩子自控力差,经常到外面去吃快餐和垃圾食品,饮食不规律。现在租房子,早晚都能在家吃,营养相对均衡了,气色也比以前好多了。”沈浩妈妈高兴地告诉记者。

      过度关注等于加压尽管家长为“陪读”找出了一个个充分的理由,但孩子似乎并不领情。

      北京海淀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马卓然说:“最烦妈妈陪我上课了,她坐在教室的后面,让我没有一丁点喘息之机。每次我把题做错了或考得不好,妈妈都会批评我,课间还检查我的笔记,这是对我的不信任,让我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其实,我的成绩也不错,可同学却有点瞧不起我,说都是因为我有个这样的妈妈。这话挺伤我自尊的。”

      北京西城区某示范高中学生苏倩已经住读一年了。她家住石景山区,为了上下学方便,高一时父母在学校边上租了套一居室陪她读书。一个学期后,苏倩说服父母退掉房子,住回自己宽敞的家,她则向学校申请了住校。苏倩说:“看着父母为了我蜗居在30平米的小房子里,心里很不是滋味。父母工作本来就比较辛苦,没必要因为陪读而牵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况且,住校也能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培养自己独立应对、处理事情的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其实,真正会读书的孩子,家长们只要稍加引导和管理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幸运的是,爸爸妈妈能理解我,也相信我。”

      初三学生唐艳艳说:“现在,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考试、升学、就业等等,而父母陪读,使得我们每天不得不面对他们悉心的照顾和期盼的眼神,万一最终不能实现父母的期望,他们肯定很伤心,我们的压力岂不是更大了。与其陪读,我们更希望家长能对我们多体谅、多理解。”

      一位具有10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评价称,对于自律性强、学习基础好的孩子,不用“陪读”,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对于学习中等,拽一拽就上、松一松就下的孩子,因其自制力不强,家长及时、恰当的“陪读”确实很有必要;对于一些根本不爱学习或在学习上极其吃力的孩子,家长即使“陪读”也没有多大效果。

      对于“陪读”,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为孩子提供便利的上学条件,肯定对孩子学习有帮助,但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敏感,如果家长“牺牲”太大,自己学习成绩又欠佳时,反而会产生心理落差,形成隐形的压力源。因此,家长如果一定要“陪读”,就得有策略。不能一味地约束和过分担忧,那样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另外,“陪读”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长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本报记者 陈若葵)点评给孩子空间 让子女独立父母整天跟在孩子身边,会使孩子失去应有的个人空间,同时也使自己处于高度注意、焦虑和紧张之中,对孩子和父母都未必有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孩子,让他们学会独立,离开父母的庇护依然能够很好地生活。而家长的过度陪伴会限制孩子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引发其依赖心理,今后难以处理多边的社会关系,甚至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如何面对困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