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里,基金公司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举办各种营销活动,不断推出新基金,到头换来的却是资产规模停滞不前,新基金募集资金大多来自老基金的赎回。是否基金公司三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未必。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三年多来,中国资本市场接连遭遇次贷和欧债两大金融危机。在这样险恶的“江湖”行走,持续增长对整个资管行业都是“奢望”。但有一点不应被忽视,与资产规模原地踏步形成对比的是基金总份额相对稳定。
三年多来,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势变则法移”。市场巨变意味着作为提供资产管理工具的“批发商”——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思路也应顺势而变,意味着基金公司必须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完善产品线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三年来,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的成长速度远远快于股基正反映了这种客观的投资需要。
不久前,一位基金业大佬坦言,在资本市场里面,经常是做一些种豆得瓜的事。比如,ETF产品刚推出的时候,大家都未预料到被动投资的规模可以起来得如此之快。如今该基金公司管理的资金中,主动管理的资产和被动管理的资产已经旗鼓相当。正是由于类似的意外太多了,基金公司在发展产品线时不敢有丝毫怠慢。通过发新产品做存量竞争,扎紧自己的“篱笆”防范客户流失总比束手待毙强。再者说,万一牛市来了,没有完整产品线届时后果可能会很“悲催”。
从大环境来看,基金业产品嬗变是必然趋势。美国基金业历史尤其是社会财富变迁导致基金业巨变就是前车之鉴。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的社会财富结构与大萧条之前很相似——社会财富高度两极分化。与此同时,美国证券市场上“富裕的投资者”和“高度投机者”两类人群的市场重要性重新上升。而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主要客户正是这两类市场人群,这也是为什么十几年来,美国华尔街上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活跃程度及市场份额快速上升的原因。
波涛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社会财富结构更像是美国大萧条之前以及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社会财富结构,即高度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但是我国股市却主要是针对普通大众投资者的结构体系,这就容易造成市场和基金产品的“错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金产品升级换代是投资者的客观需要,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包容。可以预见,未来基金产品将会向两端靠拢,一端是透明化程度非常高的工具型被动产品,当然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债基和货基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另一端则是体现管理人管理价值的、能提供绝对收益的产品,向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所针对的高风险投资品种靠拢,以分享“富裕投资者”和“高度投机者”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