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4日在北京闭幕。为期3天的会议为2012年中国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稳中求进”成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会议。
复杂局势中强调“稳中求进”
当前,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低迷。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季回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外需变化我们难以左右,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更加立足国内需求,要更加突出结构调整,要更加依靠改革创新,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
“稳增长”应对下行压力
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已从今年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速“失速”的担忧再起。
会议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中,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增速适度回落是我们期望的。但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要稳住经济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基调
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总体思路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主要任务
1.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财政政策
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
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扩大内需
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
税制改革
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
楼市调控
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改善民生
要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
年份 主题
2011年 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2010年 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
2009年 从保增长到促转变
2008年 保增长、促发展
2007年 实施从紧货币政策
2006年 继续稳健财政政策
2005年 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4年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3年 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
2002年 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2001年 扩大内需
2000年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 解读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调结构”和“防通胀”成为2011年两大任务,稳定价格水平放在了突出位置。昨日闭幕的会议提出了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两年对比,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经济环境】
会议多次提及“风险”
和去年不同,今年的会议多次提及“风险”。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这正是基于当前形势提出的。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国内、国际形势更复杂。就国内而言,经济下滑带来的就业及社会问题;资金链的局部断裂,投融资体系的金融风险上扬。就国际而言,外需下滑带来的结构性问题。
经济形势复杂,对明年的中国经济是一种考验。刘元春表示,以房地产为例,“去泡沫”与“稳增长”之间,势必存在冲突,调控时度如何把握,至关重要。
【调控思路】
首次提出“稳中求进”
不同于2011年“调结构”和“防通胀”的调控思路,此次会议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对此,刘元春表示,总基调上,今年有了很重要的新提法,即“稳中求进”。他表示,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下,这个提法有特殊含义。在全球经济风险加剧、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当前的短期目标就是要“稳”。“稳”的具体措施和内涵与以往也有差别。整个政策定位不是为稳而稳,不是像上一轮宏观政策中简单的扩大投资,而是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通过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比重、进一步调整结构等手段,达到具体的“稳”。
同时,“稳”的基础上还要求“进”,就是要转变增长方式,在改革和促民生上要有新举措和新突破。刘元春认为,“稳”和“进”是相辅相成的,要通过“进”的目标来增进“稳”。
【增长方式】
政策刺激转向自主增长
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明年有望得以改善。会议提出,明年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刘元春表示,这意味着明年不会出台上一轮一样的刺激方案,而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调控,更多地让市场自己来做主,为自发式内需增长创造条件。
【改善民生】
扩大内需将增居民收入
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主题侧重于“稳增长、控物价和调结构”,今年在此基础上,还重点提出了“惠民生、抓改革和促和谐”。为何有此变化?
对此,刘元春表示,明年经济下滑与民生冲突会加大,各个领域的改革需要上新台阶,从而确保社会的稳定。以收入分配改革为例,这个话题已提了10多年,但今年的目标相对细一些,提出要扩大内需,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他表示,当前的改革中,要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系进行调整。初次分配中,核心内容就是需要减税;而再分配体系中,政府应当通过对各种社会保险体系、公共服务建设、民生工程等,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
本报记者 蒋彦鑫
■ 观点
稳增长
既要稳又要进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所以要‘稳’。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最终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发展实惠,这是‘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认为。
“积极财政政策赋予了新的内涵,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虽方向不变,但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目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说。
调结构
内需潜力惊人
会议提出,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长期寄托在外需上。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远未完成,蕴含的内需潜力惊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在阴霾的国际环境中突围,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中占据先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惠民生
增发展包容性
会议提出,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是协调发展的,这样才能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