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政治学的范畴之内,澳大利亚通常是一块被忽略的陆地——处于美军的保护伞下;这里是吵闹的板球球迷和日光炙晒下游客们温厚的港湾。然而,近年来国际格局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以及西方社会的经济衰退,迅速将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引入新的阶段。这片沉睡的大陆在铀矿机器的喧嚣声中、失去工作的造船工程师的叹息里,以及美国海军新舰队到来的隆隆声中慢慢醒来——其中,后者是这个国家对外政策中应对中国崛起的最新动作。
2030力量2009年,澳大利亚国防部发表了一部名为“在亚太世纪中防卫澳大利亚:2030力量”的白皮书,该书为澳大利亚的军事扩张提出了侵略性的方案。
虽然,经济困境在美国及许多西欧国家引发了削减军备的讨论;但澳大利亚却与这种趋势背道而驰。“2009年的白皮书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形中制定的,”该文件的序言这样说道,“政府展示了其用于国家安全的费用,但并没有允许全球经济衰退波及其财务预算,乃至影响对防卫需要的保证。”书中还指出,“如果澳大利亚渴望对最近的邻居拥有更大的战略影响力……我们就需要准备落实更高水平的防务支出”,以暗示其扩张趋势。
该白皮书表示,政府将引进“一整套综合改革措施,以从根本上对国防事业进行全面检修;呈现出效率,并节省约200亿澳元的开支。”然而,改革无论怎样都不应被理解为削减——在对海军的冲突特别强调之时,澳大利亚防卫能力的计划扩张强化了这样的观点。
当然,该文件还承诺“着重加强提高我们的海军实力。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我们将拥有一支更有分量,且行动更有效的海上力量。”这将包括12艘新潜艇、3艘装备“SM-6”长距离防空导弹的驱逐舰、8艘新护卫舰,以及带有直升机停机坪(LHD)的两用舰船。
中国澳大利亚并未隐藏其目前行为背后的动机。在概括介绍编写白皮书的基本理论时,作者写道:“过去十年中,全球力量分布有了明显的改变,中国经济、政治及军事地位的上升越来越明显。亚太地区显著的军事现代化,与我们的战略展望有着重要的关系。”
他们补充道:“中国或许有能力继续承担其强大支出的军事核心现代化项目。”长期看来,这可能将影响其战略范围,以及全球主要军事力量的姿态。反观美国的军事削减,该报告这样评价:“未来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上可能存在的紧缩,以及由此导致对其盟友们在本地区上需要付出的行为,都无益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地区稳定,以及全球的安全。”
对于中国区域扩张的不安,以及对可能被美国抛弃的恐惧,都不断围绕着澳大利亚。由于在2009年强调了战略关系,美军最近在澳洲的部署应该无太大意外。
2030联盟澳大利亚还以同等的热情着手于外交活动。或许,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澳扩大了对印度的业务范围——这是中国的一个长期区域竞争对手。澳大利亚总理朱莉亚-吉拉德(Julia Gillard)最近发表的声明中提到,将重新开放对印度的铀销售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新签订并已经开始落实“三方协议”中的部分内容。
虽然,中国外交方面对该安保协议保持平静的姿态;但解放军内部还是有人表达了对澳大利亚行为的强烈反对。解放军某上将对该协议表示严重关切,他说:“这并不顺应时代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潮流,也无助于加强区域内国家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并且会最终伤害所有关系方的共同利益。”他继而评价,美国与澳大利亚政府所谋求“海空战斗力综合”发展的概念,相当于“鼓吹对抗,并为了自己的安全牺牲他人安全。”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已正面就这些谴责做出了回应,他说:“我们并不准备允许其他外来势力在我们的国家安全政策上插嘴,这是澳大利亚的主权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澳交流保持着严格的互动;而且,也并非所有迹象都指向对抗。最近,名为“合作精神”的中澳联合军事演习着眼于应对地震灾难;显示了两国除了日益增长的紧张以外,也保持了一贯的热情。然而,考虑到在东亚重燃积极活动的美国,联合试图抑制中国崛起意图明显的澳大利亚;这样的联合合作可能只会是短命的。(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