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冬,窗外阳光明媚。但美好的一天却是这样开始的,昨天上午,一名30多岁男子“悬”在7楼窗外。
任凭众人如何劝说,他都不愿回到屋内。危急时刻,一名陌生女子挺身而出……
寒风中
7楼窗外“挂”着单衣男
昨天上午10时许,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26号,未来国际7楼一家公司的阳台外面,站着一个人。他背靠着后面的玻璃,一只手扶着阳台,支撑他站立的是一条不到30厘米宽的窗沿。
寒风中,窗外男子上身仅穿一件衬衣和西服,看上去情绪有点儿激动。
“上午9时多点儿就上去了,一直到现在。”楼下一名小贩说,天这么冷,估计站上去一会儿就受不了了,“有啥事下来说呗。”
不时有市民冲他喊,让他进去,他挥挥手,拒绝。郑东新区派出所一名民警也冲他喊:“你先进去,有啥事进去再说。”
他抬起右手,挥了挥,摇了摇头,一言不发。
“你看他的一只脚悬空了,为啥还不铺气垫?”楼下围观者中,一名女子惊呼。
消防官兵有些无奈,“他不让消防车靠近,更见不得我们铺气垫。”
男子哥哥
“我给你跪下了,你进去吧”
未来国际一楼大厅内,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说自己姓韩,窗外男子叫韩明路,三十四五岁,是他弟弟。
他说,弟弟站在公司一间办公室窗外,他一直在公司客厅内透过阳台玻璃劝弟弟。
11时左右,兄弟俩情绪开始激动。
哥哥跑到楼下,一下子跪在了地面上。“我给你跪下了,你进去吧。”
兄弟俩开始激烈争吵:“你进去吧!”“你起来!”“你先进去!”“你先起来!”
突然,上面的弟弟动了起来,本来是站在上面,却抬起左脚,向外面伸去。
地上跪的哥哥赶紧站了起来,往楼上跑,“你别动,我上去啊!”
可能是体力不支,楼上的弟弟大半个身子基本上已经挂在了墙外面:左手扣着阳台下面的石板,左脚蹬着墙,左边身子已经离开了平台。
“会不会撑不住了?”楼下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公司老板
老板递给他一张纸条
“你很出色”
他回张纸条“失望了”
11时30分,“挂”在墙上的韩明路手一直发抖,还流着鼻涕。
民警找来了开锁公司,5分钟不到,门开了。为了稳定韩明路的情绪,民警找来了这家公司的老板陈先生。
据韩明路的哥哥说,他弟弟是个内向的人,工作一直很努力,但似乎得不到公司的重视。而且,公司还欠了弟弟将近两万块钱。
“给他希望是最要紧的。”根据民警的建议,陈老板写了一张纸条,让韩明路的哥哥递出去。
记者看了纸条,内容大致是“你的工作很出色,公司非常器重你……”
看过纸条后,韩明路要了一支笔,给老板回了一段文字。
“我一直那么努力地为公司工作,做了那么多的事,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对公司失望了……”
陌生女子
“给我一个机会,也给你一个机会”
11时45分,原本支撑他挂在墙上的手,松开了。同时,他做了一个侧身动作,惊得楼下一片尖叫。他真的要跳吗?
危急时刻,一名手捧鲜花的红衣女子出现了。
女子叫刘玉环,自称是一台企在大陆的负责人。她刚下飞机准备回家看女儿,途中看到了趴在窗台上的韩明路。她当即决定救他。
刘玉环先是在客厅内透过窗户与韩明路对话,“朋友都说我是个热心人,给我一个机会,也给你一个机会,帮帮你,也帮帮我。”
他回过头来看了刘玉环一眼。迟疑片刻,又把脸转了过去。
意识到有希望,民警对她说,“你到6楼抬头能看到他的脸,再谈谈,跟他再谈谈。”
韩明路似乎还挺愿意跟刘玉环交流,他从不说话到说话,到说了不少话。
“我想你是一个很认真、很努力的人,你是最棒的,要走好人生剩下的路,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我们公司。你的妻子和孩子还等着你回去呢,把门开开吧,我这就拉你起来。”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韩明路。
他转过脸,冲着刘玉环点了点头。看着他,刘玉环也流泪了。
在民警的帮助下,韩明路被拉回到了屋内。他一下子扑到哥哥的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被救男子
感觉一直得不到重视
被救到屋内后,身上沾满尘土的韩明路情绪仍然不能平静。
他称,自己在这家公司负责中央空调的安装,但是感觉一直得不到重视。“防暑降温费,300元钱,不多,但是别人都有,为啥就我没有?”
对于韩明路称公司欠他的钱,该公司负责人陈先生称,韩明路今年6月1日到公司上班,年薪10万,其中有20%的年底绩效考核。加上11月的工资和20%的年底绩效考核,还应该给韩明路1万多元钱。
而韩明路感受更多的是不被领导认可,但老板不这么认为,称近段时间一直提拔他,至于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他说自己也不清楚。
此外,陈老板还表示,将尽快给他结算这笔钱。
后记
作为一名公司花重金从外地挖来的“骨干”,年薪10万元的开价应该不至于让韩明路为了1万多元钱而选择跳楼。
如他所说,得不到公司应有的重视,让他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
可能,他更需要的是认同感。
当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哭着告诉他“你是最棒的,要走好人生剩下的路”等话语时,他哭了。或许,他从陌生女子那里感受到了真诚、被认可。
就如一位网友所说,人是需要被认可的,自己的付出不想让人当做没有发生。
无论是公司还是朋友或是亲人,善待你身边的人,多认可他们,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有归宿感,有被需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