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的北京越来越冷,人们兴奋地讨论着第一场雪,而光伏行业的诸多大佬们则早被刺入骨髓的寒意冻得快没了知觉,这个冬天对他们来说很难熬。
美股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尚德亏损达1.16亿美元,赛维LDK亏损1.15亿美元,英利亏损2830万美元,毛利率仅为10.8%,环比下降52.1%。尚德更是被破产传言的阴云笼罩。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在美上市的10家中国光伏企业市值大幅缩水,幅度最大的超过90%,总市值蒸发27亿美元。而“硅富豪”们的个人财富也随之萎缩,施正荣的个人财富就损失超过3亿美元。
11月29日,国内多家著名光伏企业在北京召开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的新闻发布会,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和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成为最受关注的两个人。
他们的表现截然相反,施正荣一直侃侃而谈,而苗连生则正襟危坐,除了记者点名向他提问外,不发一言。
苗的神情似乎正反映出此时国内光伏行业的状态:在重压之下紧绷。
“补贴没有了”
英利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则否认公司有任何减薪措施,更没有裁员。至于员工少了的钱,他说可能是员工把不定期发放的奖金误认为是补贴了
2010年南非世界杯,作为第一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企业,“中国英利”一炮而红,董事长苗连生成为聚光灯追逐的目标。名利双收的英利,当年新增利润超过5000万美元。
然而,随着全球光伏行业急速转向,这家中国光伏业的“二号”公司,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12月7日的保定,干冷。上午,理财周报记者来到这座到处留着工业痕迹的城市。苗连生和他的英利集团正是从这里开始积累起惊人的财富。
乘坐的汽车在一处较为偏僻地段停下,人不算多,这一站叫做英利三期,距离保定火车站大概10公里。
车站的对面,正是英利公司西门,三块漆黑的巨型石碑矗立于大门左侧,英利的红蓝徽标高悬其上。
不时有身着英利蓝色工装的工人结群而出,涌入马路对面的小饭馆。而车,却很少见,一个小时之内大约只有5辆左右的农用车出入这座大门。
在对面的饭馆里,一名正在吃午饭的英利员工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今年下半年以来,车间的活儿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多,但并不曾听说有裁员的事情。
而在西门口,另一名英利员工也称,公司没有裁员现象,但车间的工人的收入却有所下降。“原来每个人每月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几百块补贴,但现在没有了。”这位英利员工摇了摇头说。
英利宣传部部长王志新则否认公司有任何减薪措施,更没有裁员。至于员工少了的钱,他说可能是员工把不定期发放的奖金误认为是补贴了。
从西门往南走400米,再东行100米便是英利总部正门。西门的保安说,每天清晨苗连生都会在这座石桥般的黄色大门底下,迎接自己的员工。
王志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自己的老板只要不出差,或者有其他事,每天早上6:40必会出现在南门口,迎接员工,相互用“早上好”打招呼,一直持续到7:20方回办公室。
“苗连生的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25年。”王志新说。
大门附近的一家店主说,苗连生已经好几天没有出现在这个石桥门下了。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7号这天,苗连生正在南非德班参加气候大会,为清洁环保的光伏产业摇旗呐喊。
“双反”调查,以及欧美市场的萎缩,光伏硅料价格暴跌等,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创,苗连生和他的英利集团没能幸免,他比以前更忙了。
占据最上游和最下游
在整条光伏产业链上,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和电站6个环节,朱共山选择的是最上游和最下游,至今他仍肯定:“不会涉及电池和组件。”
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最近也很忙,但和满腹愁苦的同行不同,他更多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相比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尚德英利们,保利协鑫可谓春风得意,其上半年净利润仍达35.5亿港元,同比增长350.7%,朱共山的个人财富也暴增至超过160亿港元。
“早期我曾做过热电厂,一直做的都是环保能源领域,后来选择太阳能光伏,这个行业投资资本支出大、技术要求高。”朱共山说,当时进入光伏行业是想做下游光伏发电。
1990年,朱共山开始创业,2006年才在徐州成立江苏中能(后被保利协鑫收购),正式涉足光伏行业。当时,彭小峰在江西新余开始构筑赛维LDK的光伏帝国,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尚德的电池组件发展得不错,但朱共山还是决定做上游的多晶硅,多晶硅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资金和技术最密集的环节。朱共山说:“很多人反对,包括专家考察之后都不赞成,但我坚持下来了。”
之后,保利协鑫细心经营多晶硅,并开始进入硅片、系统集成和下游电站业务。目前,保利协鑫的多晶硅产能已经达到6.5万吨,明年可能实现对应的产量,在规模上压倒了竞争对手,硅片产能也已于去年年底超过赛维LDK,问鼎全球之王。
在整条光伏产业链上,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和电站6个环节,朱共山选择的是最上游和最下游,至今他仍肯定:“不会涉及电池和组件。”
据公开数据,光伏组件产品95%以上均出口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由于国内的光伏应用领域刚刚起步,国内光伏企业依赖于海外市场需求的特征非常明显。加上国外的光伏政策补贴下降和“双反”(反补贴和反倾销),海外市场需求收缩难以避免。
自2007年开始,尚德在欧洲市场的出货量逐年下降,从当初的88.68%降到2010年的66.08%,虽然在美国和日本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但整个行业组件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情况显而易见。
电池方面,据国金证券(600109)分析师张帅统计:“2009年,600MW的电池产量就能排行业第三,而在2010年,达到这一产量的企业却连前十都进不了。截至2010年底,已有8家光伏电池企业的产能超过1GW。”
另外,虽然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都大幅降低,但相对来说多晶硅的降幅较小。“保利协鑫业绩坚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而且多晶硅的技术门槛较高,能进入市场的企业不像组件和电池那么多。”业内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目前除了在美国营运11兆瓦的光伏电站外,保利协鑫还在江苏省徐州市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装机容量达20兆瓦的光伏电站。
“光伏组件价格进入快速下降通道,电站开发商成为受益者”,也就是说光伏产品的价格厮杀会降低光伏发电
的成本,拥有电站的保利协鑫其实也是受益者之一。
朱共山描绘道:“希望今后保利协鑫或协鑫集团形成的电站产品和战略,是像“IBM”和“沃尔玛”等两大巨头模式的企业。”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