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温暖的广东南部也骤然寒冷起来。阳光挡不住大风已起。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席卷了温暖,也席卷了曾经繁荣的光伏行业。
江苏阿特斯阳光电力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很迷茫,没有人能够预测前路到底怎样。”
湘财证券光伏行业分析师侯文涛说,这是中国光伏行业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前所未有,“比金融危机的时候更严重”。
大中小企业无一幸免。海外上市的10家龙头企业,8家报亏。无锡尚德一直被认为是全市产量最大的太阳能企业,其三季报显示净亏损为1.164亿美元,亏损幅度最大。盈利的两家企业大全新能源、晶科能源的利润额同比也有大幅下降。
而国内上市的24家光伏概念股中,业绩同比下滑的有8家,环比下滑的多达16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公司,拓日新能净利润同比下降160%,全年净利润预亏8000万元至9000万元。
小企业的噩梦更加深重。此前有媒体披露浙江地区超过50家小企业关闭。赛迪集团光伏产业研究所所长高宏玲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因为中国企业裁员的信息都不透明,所以裁员数据不容易统计。但是已经有20%的企业完全停产,30%的企业陷入半停产。”
侯文涛认为欧洲市场需求萎缩是造成行业低迷的主要原因,而产能过剩则是另一个原因,“现在全球产能为60GW,而需求只有25GW”。
梦想从欧洲开始
今年,英利新能源公司举办了成立24周年的庆典。掌门人苗连生甚至开始制定接班人的挑选计划。在他最初从事太阳能的时候,不断有人问他是不是卖热水器的
阿特斯的瞿晓铧从事太阳能行业也已经超过二十年。在加拿大留学毕业之后,瞿晓铧进入加拿大安大略省电力公司工作。
那时候,太阳能发电是纯粹的新兴行业,在整个西方世界都处于起步阶段。瞿晓铧回忆那段时光时说,即使做到公司副总裁,办公室被调换都不会有人提前告诉他。不仅在1990年代初,甚至到本世纪初,太阳能行业都在赔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公司不受重视。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带动了全球包括中国最早一批光伏企业的建立。次年,克林顿签署《百万屋顶光伏计划》,天合的高纪凡就是受此激发,回到故乡常州创立了天合光能。
他们都只是在摸索。光伏市场的真正启动直到2004年才开始,其年,德国更新《可再生能源法》,光伏电池的市场首先从德国膨胀。
市场蓬勃得超过了人们的预料。《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得益于欧洲光伏市场的拉动,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100%”。
高宏玲告诉记者,中国的光伏产品中有95%用于出口,欧洲市场历来是重点,所占比重约为75%,但是今年有所下滑,约为56%。
仅仅过了7年,光伏产业在欧洲的黄金时代就已结束。
德国和意大利占据欧洲光伏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是两国都已经宣布下调对光伏电池的补贴。另外,德国也公布将全年控制装机总量在1GW之内。
高宏玲认为欧债危机是欧洲国家下调补贴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技术发展带来成本下降,欧洲政府认为不再需要政府那么多的补贴。但是成本下降的速度并没有赶上价格下降的速度,导致中国光伏企业遭遇危机。
英雄辈出的时代
时势造英雄。第一个被人铭记的是施正荣,现在,他也被广泛认为是行业老大。在海外上市的十家中国光伏企业中,无锡尚德市值最大,也是产量最大
施正荣进入行业的时间却晚于苗连生、高纪凡与瞿晓铧。2000年他才创办尚德,而2005年,他在纽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一夜之间,身家百亿,并曾以183亿元的身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施正荣是第一个被大众知道的英雄,随后2006到2007年间,国内光伏企业密集在海外上市,更多的行业人物伴随着财富效应被大众熟知。
江西赛维LDK的彭小峰无疑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
2005年他才创办江西赛维LDK,2006年公司投产,2007年上市。上市当年,彭小峰的个人身家达到400亿元,江西赛维LDK的IPO市盈率也超过尚德,成为光伏行业海外上市企业中最高的一个。这一年,他才34岁。
天威英利上市之后,苗连生成为河北首富,真正让他和英利声名大噪的是赞助2010年世界杯。
施正荣之所以被认为是行业老大,不仅仅在于公司的规模大,同时也在于他四处奔波,为行业的发展呼吁。
2009年,他曾经赴欧洲希望解决solarworld提出的问题。后来美国“301法案”推出时,他也四处呼吁,表示反对。301法案最后不了了之。
施正荣从澳洲留学归国,被认为是海龟回国创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总是说一些一般企业家不会说出口的大胆论断,比如对行业的悲观预期以及对乱象的批评。
去年11月,他就曾提出:“欧洲需求下降,明年全球光伏市场肯定出现过剩”。甚至在2007年的时候,他就指出国内光伏行业存在泡沫。
相比较而言,苗连生却低调地多。他甚少出现在媒体前,在很少发表公开言论。这与他的背景有关。他曾经是军人,专业之后又从事过多个行业的贸易,因此显得谨慎稳重。
这是一批典型的技术派富豪。施正荣一直喜欢别人叫他“施博士”,而非“施总”。瞿晓铧看上去总是文质彬彬,讲话时逻辑性极强。苗连生从来不愿多谈与富豪榜相关的话题,他更喜欢聊技术。而拓日新能的陈五奎更被认为是“技术狂人”,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
混乱的较量
不过,这个行业里最耀眼最吸引人的还是财富,还是一个个出现的富豪。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来。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高宏玲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光伏行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技术能够比肩国外企业的一个行业,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四年光伏电池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
施正荣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有中国人的行业,产能一定可以大幅提升。光伏行业的问题在于产能过剩了。
据独立第三方调研机构大禾咨询统计显示,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为52.94%,硅片硅锭产能利用率为47.83%,晶体硅电池产能利用率40.48%,太阳能薄膜电池产能利用率则仅为20%。
大量不具有技术优势的小企业混杂其中,竞争加剧,产品报价一降再降。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听到的最低价已经低于5.5元/瓦。他认为这完全是亏本销售。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认为在这波低迷行情中,受伤最重的可能是江浙一带的小组件企业,“他们可能以前是做服装的,后来看到光伏行业好,于是跑来做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芯片都从其他企业购买。”他认为这些企业出现倒闭是很正常的,“这个项目不行了,这些企业就可能再换其他的项目。”
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下级下降,需求萎缩,一年之间,光伏行业已经今非昔比。
侯文涛并不认为行业内就会出现并购风潮,由于国内环境所致,“大企业之间肯定不会出现彼此并购”。大企业对小企业的并购也会比较谨慎,选择一些“生产、管理都比较成熟的二线企业”。而更小的企业则只能被行业淘汰。
阿特斯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近期他并没有听到公司有关并购的消息,“这与公司稳健的风格有关。”
博弈新世界
美国是新的战场。
德国公司Solar World在美国的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向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施正荣、苗连生、高纪凡、瞿晓铧同时现身,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的应对美国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上,他们强烈表示要积极抗辩。
他们确实也这样做了,被列入调查名单的14家中国公司联合在一起,做了首次抗辩。然而结果却是批准展开“双反调查”。
前途变得未卜。14家企业现在已经陆续开始接受问卷调查。阿特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结果最快也要在明年11月才出来,这个期间,政策并不会改变,企业经营应该不会受到影响。他们对结果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此次双反,一旦失败,中国企业很可能面临关税税率大幅上升。提出申诉的美国企业并不是主流企业,美国主流企业甚至反对此次“双反”,主要因为在中美光伏产品贸易中,美国处于顺差地位。
继欧洲之后,侯文涛认为新的光伏市场主要来自于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美国市场遭遇了坎坷,而日本市场一向都自给自足。
高宏玲和侯文涛都认为中国市场正在启动。今年中国的装机量超过1.6GW,同比上涨约230%,而过去几年,中国的装机量的增幅都在100%左右。
无疑,市场终究会迎来复苏。侯文涛认为最快是明年下半年,慢则到2013年。复苏的过程将是渐进式的,主要在于需求重新启动,以及美国和中国市场的拉动。
(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欧阳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