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财经资讯>> 国内要闻>> 正文
  • 金融与资本市场风光何在

  • 时间:2011-12-05 新闻来源: 上海证券报
  •   记者:邹民生(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嘉宾:刘建秋(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履行入世承诺

      记者:入世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速度最快、解决问题最多的十年。许多重大难题的解决和市场架构的搭建都在这十年里启动了。对此,从证券业协会的角度,你们怎么看?

      刘建秋:入世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扩大开放,全面实现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创新,中国资本市场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次加快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回顾中国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历程,早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就推出了面向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投资者的B股市场,成立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更是稳步推进。为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看。

      第一,推动建立中外合资证券经营机构,严格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决定》就中国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做出承诺,并于2001年12月11日生效。2002年7月1日实施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明确了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条件及程序,履行了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截至11月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批准4家合资证券公司;设立21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国投瑞银、泰达荷银等9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将持股比例提高到了49%的上限。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从事B股交易的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分别为39家和19家。不仅全面实现了证券行业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同时推动了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

      第二,CEPA实施和QFII试点,超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证券行业审慎试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已批准45家境外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12家机构批准成为QFII托管行,其中5家为外资银行。这是在资本项目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情况下,采取的开放证券行业的过渡性措施,该项措施超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认真落实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76名香港从业人员取得内地证券从业资格。另外,2006年开始引进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第三,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证券业协会与韩国证券商协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定期互访,探索建立与其他国家证券行业协会开展长期深入合作的机制;先后加入亚洲证券论坛、亚洲证券分析师联合会、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国际投资基金协会、亚大区投资基金年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机制;加强了与多国证券业界的联系。

      资本市场实现了发展突破和历史转折

      记者:从你刚才的介绍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在某些方面已超出了入世承诺。为什么呢?这十年来市场的发展都有哪些突破呢?

      刘建秋:这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在面向世界的发展中有许多突破。下面向你介绍一下四方面情况。

      第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排名跃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不到4.4万亿元,流通市值不到1.5万亿元。2011年10月,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23.2万亿元,流通市值17.6万亿元。市值增幅高达427%,市值全球排名由2001年第13位跃居第3位。2011年10月,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由2001年的1160家增至2294家。有效投资者账户近1.4亿户。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已将中国业务列为高盛的核心业务,美股开盘前关心A股走势,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第二,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以及债券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雏形。随着中国石油(601857)工商银行(601398)中国神华(601088)农业银行(601288)等一批大盘蓝筹公司发行上市,主板市场得到持续大力发展。截至2011年9月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18家,首次公开融资额达4247亿元。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产融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初步体现。

      截至2011年9月底,共有267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累计融资达1896亿元。2006年1月,中关村(000931)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正式启动。截至2011年9月底,共有96家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进入该系统进行股权交易。在债券市场方面,截至2011年9月底,公司债券发行额达5397亿元,品种包括公司债、分离债、可转债及证券公司债等,为企业债权融资提供了新的场所。

      第三,市场机制建设逐步完善。2004年初,为保证上市公司各类股东的平等利益,实现资本市场的机制转换,经证监会会同国资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最终稳妥地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截至2011年9月底,1306家公司完成股改,占全部应股改公司的99%,流通股占总市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2.6%提升到2011年9月的76%。

      2003年启动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证券发行核准制度;2009年6月启动的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询价和申购机制,优化了网上发行制度安排,使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体现。2010年10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第二阶段的改革措施,从促使询价机构审慎报价,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等等方面使新股发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此外,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有利于改变市场单边运行的制度创新机制,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等各类市场机制也已普遍建立。

      第四,市场开放化水平逐步提升。从加入WTO到2011年9月底,在国内共设立13家合资证券公司、38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3家港资参股内地期货公司。在对外投资方面,20家证券公司、14家基金管理公司、6家期货公司获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32家基金管理公司和9家证券公司获得QDII资格;50只QDII基金和5只QDII资产管理计划获批,资产净值合计约580.69亿元人民币。

      另有28家境内企业获准从事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境外期货交易。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引进外资方面,截至2011年9月,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已达116家。QFII的引入对为我国引进“价值投资”的理念,促进国内机构投资者走向成熟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本市场未来发展面临新机遇

      记者:显然,这十年,在市场架构方面做了不少事。“十二五”期间还会有哪些动作呢?

      刘建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概括来讲,有五个方面。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我国资本市场继续做大做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的劳动力密集、产能落后的行业需要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作为提供经济服务的场所,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会在实体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得到重要体现。

      其次,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强有力的资金优势,资本市场作为集合资金供给需求的场所,有利于快速实现科技创新和资本的对接,形成创新型企业和创业投资的良性互动,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资本市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对整个国家经济建设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的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实现中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等,都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功能才能更快实现。

      第三,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将为资本市场的深刻变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以3G网络、新型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设备迅速传递到市场,客户交易平台和投资盈利方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基于移动设备终端的交易方式将会被广泛运用,技术的创新也必将催生新的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创新。

      第四,国际金融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为我国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资金规模的逐步壮大,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国外投资者逐渐加大了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力度,这将使我国资本市场变得更加活跃,对我国资本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此外,一些国外具备实力的企业也将希望到我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第五,国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加深融合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提高全球竞争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交易所并购事件频频发生,国际金融市场的互通和融合正逐步加深。面对这种环境,我国资本市场可以不断吸取先进国家的经验,不断提高全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取得优势地位。

      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

      记者:对市场前景,有哪些展望呢?

      刘建秋:入世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走向繁荣,我国资本市场也必将健康稳定发展,更有效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目标。具体而言,可以从四方面来展望。

      第一,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伴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壮大,以及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的逐步推进,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壮大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完善创业板制度,加快建设场外交易市场。

      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业龙头企业将会上市,更多体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也会通过资本市场的功能完成其融资和交易的需求,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将显著提高。此外,股市的全流通也将大大增加我国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市场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市场规模的稳步扩大将推动股票、债券、期货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壮大,金融服务机构实力的不断提升将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固定收益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化产品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不断更新,投资者的个性化投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为企业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也将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也会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明显增强。

      第三,市场的制度和监管体系将更加完善,市场将更加健康稳定地运行,投资者的权益将得到更有效地保护。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服务创新的加快,必将推动市场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更加走向成熟。与证券市场运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行业自律规则将构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规范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各类行为,使整个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得以体现。

      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社会共同监督组成的立体、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加走向成熟,充分保障整个市场的稳定运行。投资者参与市场活动的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的保障。

      第四,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加深,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将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将吸引一批国际优秀企业参与融资,国际资本也将更多地参与到我国的市场交易中来。国际金融中介机构也会到国内资本市场提供金融服务,与国内金融机构共享国际化带来的收益。这种国际交往与互动必将促进本土金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与规范化运营水平,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金融企业必将逐渐凸显出来。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