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认为,情绪往往会干扰人们做出理性判断。做出思考和判断,明明是大脑前额叶份内的事情。其实,倘若情绪大脑不能做好自己的角色,往往就会导致思维大脑无法正常发挥。下面是戈特曼博士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的一段有趣内容。艾略特曾因为脑部出现肿瘤,而进行了摘除手术,但这次手术损伤了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这个部位是负责综合情绪和思维的领域,可最终控制情绪,以做出判断和决定。不过好在这种损伤并没有影响艾略特的思维能力。IQ 值和手术之前完全相同,而且他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甚至记忆力也没有丝毫减退,其性格也与过去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自从手术后,艾略特不能再感受到任何情绪。艾略特的主治大夫安东尼奥·达马西奥认为,艾略特的手术虽然出现了上面谈及的遗憾存在,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社会活动。虽然感受不到情绪,但是思维的大脑是正常的。然而事实上,艾略特的人生最终以悲剧告终。艾略特曾经是一家大企业的高薪管理者,在接受手术后由于无法适应公司环境,只好辞职回家。因为,对公司的大小事务,他不能再做出任何决议。暂且不说公司里错综复杂的各种亟待解决的大小事项,就连类似整理文件、决定聚餐地点及和客户约定时间之类的简单小事,艾略特都无法完成。尽管他每件事都深思熟虑到每个细节,最终还是无法做出决定,最后不得不辞职。他甚至还和心爱的妻子离婚了。通过艾略特的痛苦经历,科学家们重新审视了情绪。情绪并非单纯地搅乱理性的因素,反而有助于做出准确判断和决定,其作用就像导航仪一样。情绪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高明得多。当人们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时,左思右想却无法决定,我们会在心里默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安排好了,也许那才是正确的答案。”这里所说的“心”并非头脑mind,而是指心脏heart(这两个词都常被译为“心”,但前者侧重思维、意图,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感情)。最新的神经生理情绪心理研究称,心脏本身具有同大脑神经细胞相同的神经元,它能对极其细微的情绪立刻做出反应,并在感受到积极、感激、怜悯、同情和爱意时,表现出相当稳定的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如果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说,当一个人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紧张和松弛保持协调与平衡时,才能集中注意力,保持头脑清晰,身体轻便,达到身心轻松的状态。概括地说,就是达到思维、情绪和行为一致的境界。这种状态即为“最佳投入状态”。艾略特的大脑中,因为控制情绪的部分受损,所以尽管他可以进行思维、逻辑及事实罗列,但无法判断出优先次序,并进而做出选择。这就很像是一把弓箭空有“矢”,而没有“的”,只能空放一箭一样,白费力气却不见效果。心之所向往处,必定受到情绪的影响。虽然情绪的倾向理由无法用逻辑说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心脏会立刻根据过去的经验,及时反应于情绪,并且直观迅速地感知应该前往何处。所以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有必要摸索出能够合理应对自己情绪的方法,以免情绪做出“出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