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11月8日文章】题:发光的东西(作者哈佛商学院院长尼廷·诺里亚)1941年,《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发表过一句著名的评论,他把20世纪称作“美国世纪”。2 1世纪刚刚过去10年,我们显然已经生活在一个全球世纪,中国是带动全球增长的国家之一。全球经济依赖美国和欧洲推动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
30年来每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都在9%至10%之间的中国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其可支配收入不断快速上升,在2015年以前很可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
就算事实证明这种预测过高,中国消费者仍然拥有空前的购买能力,而且这股趋势近期不大可能改变,我们也不应该希望它改变。中国保持增长符合我们共同的最佳利益。但是,期待这种情况发生现实吗?鉴于30年来的历史,中国仔细考虑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有益的。
很多人都敬佩中国在世界经济核心舞台获得自身位置的决心和专注。这个国家显然能够像愚公移山那样克服困难。但是,中国经济的传统优势大型国企可能在维持增长的竞争中成为中国的致命要害。为什么?我认为,真正释放中国全部潜力的关键是小的、灵活的、充满生命力的东西。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学习其他伟大经济体树立的榜样。纵观历史,成功经济体在发展进化中的共有特点就是私营业主阶层的发展,这些企业可以与国有企业共存甚至竞争。在现代,最好的例子是美国国防部向世界放开对阿帕网(互联网前身)的控制,从而激起发明创新的浪潮,产生许多新的行业、企业和工作。
经济要长久繁荣必须得有弹性、有活力。这在中国当然不是新概念。如今,中小型私企雇用着高达75%的劳动大军,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并占到GDP的20%。
从贷款角度看,这些数据更为惊人,因为贷款推动着创业引擎。多数银行贷款都流向大型国企,结果却重新贷给中小企业,有时候是以极高的利率。这套体系在一定程度正在发挥作用,但这些好处也可能因为缺乏公平的健全市场而带来混乱。
创业只有在得到政府鼓励的情况下才能繁荣。中国决策者面临的挑战是确保政府接受做这些企业培育者的新角色,在大范围内鼓励创新,为创新提供条件。有些人可能质疑中国领导人和决策者能否应对让不受约束的创新繁荣发展的挑战。但我看到一些可喜的迹象,包括中国人在美国申请大量专利以及企业家成为人大代表等等。
当有关方面愿意放任大胆的想法、看看结果如何时,创业精神就能开花结果。当中国面临拐点时,这个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是否乐意让企业家在共同前进中发出光彩?我希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响亮的“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