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一篇《大学教授苦乐不均》的报道,吸引了各大媒体关注。报道中说: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笔者是高校一名基础学科的“青椒”。我认为,上述报道中的“富开宝马穷骑飞鸽”可谓两个极端,大部分教授可能还处于“骑电动车”的中间状态。国内各行各业都有贫富之分,要做到收入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也不合理;工资收入也与相关专业、自身能力相关,工科教授可申请科研项目,文科的名师可以上上电视或在培训机构走穴,还可在报刊开设专栏以挣点稿费。
再者,究竟多高的工资、多高的课时费才能达到每个人心理上的满意标准?“穷”与“富”很难量化,苦乐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穷”教授们受到如此关注,可“穷青椒”们不仅工资低,还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子等现实压力,是不是也都要借个地儿发发牢骚?
不管基础学科、无法市场化的专业领域怎么不受待见,我还是想当个教授。首先,“教授”的头衔毕竟是一种荣誉,在现实中仍受到学生、普通教师甚至社会人士的尊重——尽管在网络上有些“教授”已被恶搞为“叫兽”。再者,在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学督导队伍中,能够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对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有一定发言权的人,也还是教授,教授仍是一种学术权威的象征。
对高校教师工作的激励和奖励,一方面来自工资的直接提升,另一方面来自职称的晋升,然而,一辈子为教学而奉献的教师未必能晋升到教授。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微博)一位普通教师晏才宏因没有论文,57岁去世时仍未评上教授,他一辈子扑在教学上,教学水平广受学生称赞。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在评论晏才宏的“悲剧命运”时说,重科研轻教学、对大学教师考核“一刀切”的现状必须改变,为了全面实现大学的功能,鼓励教师上讲台,考评体系应当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可以制订教学、科研两类考评指标,由教师自选。
可喜的是,2009年,江西理工大学在职称评定中设立了“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的岗位,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潜心于一线教学。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微博)校长李培根提出,为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表彰“深爱学生且为学生所深爱”的教师,今后该校特聘教授的评价工作应打破“科研”束缚,开评“教学型”教授。该校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教学型”教授评价体系的意见征询工作。
科研与教学本不应成为高校彼此对立的两极,然而,高校对科研的鼓励早已变成对热心教学者的冷落甚至惩罚,其根本原因在于评价体系与制度。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教学型”教授出现,当然其评价体系也要避免主观、单一化。果真那样,在高校里,想努力奋斗、争当“穷”教授的也不止我一个吧。(胡波)